近日,江西上饶市广丰区理科状元王希以685分意外落榜清华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清华大学公布在江西的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85分,而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该校录取分数线为686分。
一分之差,两条分数线的“掐架”再度引发舆论对高校自主招生的质疑。
无独有偶。8月初,有学者表示,“从教育改革意义上讲,目前的自主招生是失败的。”对来自高校的悲观论调和发生在江西的招生闹剧,加之此前关于自主招生的种种传闻,人们不得不问:真正的自主招生到底还有多远?
“产品”个性化,自主招生才有意义
刘义杰(教育专栏作者)
高校内部质疑自主招生的情况我认为十分罕见,一个简单的道理是,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院校只有89所,自主招生资格无疑是香饽饽和硬杠杠,争夺还来不及,何谈质疑?
民间一直诟病的是自主招生标准。比如有高校在自主招生简章中要求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后,各地不时曝出家长托人或花钱为孩子发论文的消息。
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和考核体系不够多元化。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自主招生和圆梦计划的面试,就有家长批评“考实验”“逛博物馆”等环节对农村考生不公。
招考过程也做不到足够阳光透明。高校公示的信息最多的只有7项,包括考号、姓名、性别、省份、毕业学校、科类、语种,人们难以据此有效监督,人大招生腐败案就是例证。
细节之争之上,自主招生能否成功的关键标准之一还是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只有建立起独立运行的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标准,并监督行政部门透明执行招生标准,自主招生才能够真正做到去行政化。
除此之外,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自主招生招进大学的学生,跟高考招进大学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做得不够到位,素质教育仍然任重道远。没有自由发展和个性成长的学生,是填鸭式教育生产出的同一型号“产品”,自主招生也就难以选出奇才和偏才。高招前的这些基础问题,才是教育改革最应该警惕和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