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总理近期到人社部专题考察就业工作时,强调就业是经济的“底盘”,并从多方面“支招”创造就业机会。总理指出,整体就业形势稳,经济才稳,社会才会稳。今年765万高校毕业生的“新增”就业需求和转岗农民工的“再就业”需求,政府是如何通盘考虑的?
人社部另一项重点工作“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也是民众关注的焦点,涉及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该项工作是否已驶入“快”车道?
为解答上述问题,中国政府网邀请到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华波做客访谈间,回应关切,你问我答。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听民意、知民愿、聚众智”,欢迎您收看中国政府网高端访谈,我是主持人赵艳。
[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们可能也注意到,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加,尽快实现医保全国联网、异地结算的群众呼声越来越强烈。医保联网也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天我们请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华波,就加快医保全国联网的话题“你问我答,回应关切”,欢迎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 黄华波]主持人好。
[主持人]欢迎您作客中国政府网。先和网友打个招呼。
[黄华波]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回应大家的关切,接受采访。
[主持人]我们在访谈开始先请黄司长看一个短片好吗?
[主持人]黄司长,从刚才的短片我们看到,两会期间总理回应了网友的关切,表示争取用两年的时间,使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多位网友也表示期盼这项工作能“快点、快点、快点”。异地就医结算是否可以驶入“快”车道?目前最显著的进展在哪?最大的挑战又有哪些呢?希望黄主任帮我们解答一下。
[黄华波]大家现在确实很关注这个问题,也确实涉及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了,我们每年处理大量的两会的办件,人大代表也好、政协委员也好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刚才你问到的是不是能够驶入“快”车道呢?我觉得应该已经驶入了“快”车道,这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必须驶入“快”车道。对此我想展开讲几句话。
[黄华波]首先,我们是有这个基础的,我们这个工作实际上很早就开始做了,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开展了这方面的调研,在新医改之前我们就在进行这方面的调研了。通过我们的摸底,我们发现首先是老百姓的需求很迫切,我们摸底的情况发现有一个631的情况,60%是在地级市之内的跨县就医,还有30%是省内的跨市就医,这两个加在一起占90%,出省的大概是10%的样子,所以我们当时就制定了这个“三步走”的工作计划。
[黄华波]第一步,我们推进和完善地市级统筹,实现市内无异地;第二步开始推省内的联网结算系统的建设,实现省内联网结算;三是建设国家级的联网结算系统。现在来看应该说我们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地市级统筹,跨省的这块现在是30个省,西藏和甘肃条件稍微差一点,包括兵团都进行了省内的联网系统,27个省的省内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已经没有问题了。
[黄华波]实际上现在我们走了2.1步或者是2.2步的样子,为什么说还有这个0.1步呢?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是在自发地做,比如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走得比较快,海南和25个省签订了协议,外省人到海南来有一部分省是可以直接结算的。还有广州、上海等都有一些这样的关系。积累了很好的经验,这就是所说的2.1步,我们探索了很好的经验和教训,是下一步可以避免的。这是我们有基础可以走快。
[黄华波]二是我们有动力。大家知道我们医保部门一个本职的工作、职责所在就是为大家服好务,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但是原来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条件不现实所以不够快。
[黄华波]现在“快”除了有基础、有动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有压力。刚才也说到了群众的期待很迫切,现在就医费用越来越高,老百姓需求非常迫切,领导也非常重视。刚才你说了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做出明确承诺,这对我们也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现在国务院也好、人大也好都把这个作为今年的重点督办内容,这也是我们感觉一刻都不能慢的。还有就是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总理说两年,实际上我们想争取更快一点,留一点时间磨合等等。所以说我们现在的工作都在倒计时的排,所以必须要快。
[主持人]医保真是关切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人们都会生病、都要看病,刚才也提到了我们城市的流动人口非常大,数量非常多,跨省的异地结算应该是老百姓心头的一块心病,我们也期待着能够尽快解决。接下来我们回答网友的问题。
[主持人]这个问题是来自四川攀枝花市、手机尾号4002的网友“敏敏”留言:“父母退休以后接到了我们身边,现在父母都有六七十岁了身体状况也不太好了,进个医院少则5、6万,多则几十万,报销时间基本在半年左右,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根本承担不起。”
[主持人]同样是四川地区,尾号0513的网友“布衣”说,“本来我有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是退休教师,母亲是退休工人,但2007年母亲患上直肠癌而后淋巴癌,家庭从此就走向衰败,因为异地医疗不能同步结算,所以每次都需要先垫资,每次报销时间间隔很长,很多检查和药品不能够报销,一个普通家庭7年下来已经债台高筑欠下几十万债务。”
[主持人]我们看到网友的表述也知道老百姓千里迢迢跑到异地看病一般都是大病,医疗费用很高,如果报销时间长了,自己垫了很大的费用,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也就是说异地就医结算跨省跨平台实现联网,会不会存在报销时间长或者手续繁琐的问题?另外他还想问如果能够缩减报销的时间,也就能减轻民众垫资的负担,让大家少跑腿。
[黄华波]应该说这是我们开展此项工作要直接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老百姓垫资和跑腿的问题。对异地就医来说有两个原因还会导致报销的时间更长。哪两个呢?一个是您刚才说到的出去都是大病,这个住院的费用就比较多,单据会很长很长,十页、几十页甚至都有,经过我们原来手工报销的时候,经过一些经办大厅,一个大厅很多很多人,都是审单子的人,主要是审外地回来的单子,每一个都很厚,看得眼花缭乱的,很小的字。这是第一个原因,出去看的大病比较多、费用比较多,所以单据比较多。
[黄华波]第二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监管力量确实有些不是很跟得上的,比如说跨地区就医,贵州的到北京看病,比如在一个医院看病后有很多的费用发生了,发生了以后如果拿回贵州报销的话,那会一条条审,如果发现这个疑似的觉得有可能不合规的还不好查。
[黄华波]贵州部门的经办同志很难跑到北京来检查,人手比较少、手段也不一定够,所以一旦有异地回来的有一些不合规的嫌疑,甚至有一些假发票的还比较多。浙江发现比重还非常大,因为外地就医的因为要手工报销,假发票的量还是比较大的,这个要查实还是比较困难的。
[主持人]异地医保报销发票是不是有规定?什么病以上的才能报,小病不能报还是怎么样?
[黄华波]各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现在主要的是住院的是可以报的,门诊很少的地方也放开了一点点,因为这个更难监管了,所以这两个原因就导致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负担确实非常重,所以刚才我们从短片也看到了,大家的需求确实很迫切,我们也真的是感同身受,我们一再推这个工作,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刚才我也说了基础可能也不具备。
[黄华波]现在基础有了以后我们也在推,这个工作做起来以后就可以解决垫资的问题,解决了垫资的问题就解决了跑腿的问题,跑腿是为了报销,你不垫资就不用跑腿报销它。
[主持人]这位网友说如果联网后是不是就不用跑腿?
[黄华波]他就不用垫资,跑腿是为了报销,你就不用报销了嘛,我们就直接结算了。我们现在是想这样一个流程,我们的网络进去以后部省两级对接,参保人员在参保地进行简单备案,备案以后我们关键是要建立数据库,把这个信息通过省的平台、部平台再传回到就医地,这样参保人员就可以持社会保障卡到就医地医院看病了。
[主持人]如果实现联网从技术上来说照目前互联网发展的状态应该不是特别难,但是各地的标准可能会不同?
[黄华波]是,那我正好讲讲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因为刚才说到我们做了哪些工作。从两会以来我们现在确实是在倒计时排时间。首先,我们成立了部领导直接挂帅的领导小组,特事特办,相关单位包括医保经办、政策,业务、信息、规划部门都参加,已经开了好几次会了,各单位的职能很明确,在这个基础之上做了一个工作方案已经出来了,什么工作谁来完成。
[黄华波]在这个基础之上就是一个项目、两级系统、三类文件。一个项目就是“金保二期”的立项,为什么说这个项目很重要呢?因为我们国家结算平台的这个系统就是“金保二期”的一个项目,这个发改委是非常支持的,提供绿色通道,我们这个项目已经进入了审核阶段了,我们想下个月就有可能拿到第一批项目资金,就可以启动开发了,这是一个基础,粮草先行嘛,有钱才能开发这个系统。
[黄华波]两级系统就是部级系统和省级系统,你说的技术支持肯定需要网络来支持,信息社会都讲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我们要开办两级系统,部级的系统前期准备工作做了很多,业务需求、系统模式等等入住的很多厂商都已经开始开发了。同时我们在改造省级系统,下一步肯定要部省对接,我们提出的要求、改造要点都有了,已经给地方发下去了。
[黄华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社保卡现在很多出省是不认的,比如河北的卡到北京都不认,但是现在我们在后台改造很多东西,都在做。这也是要把它作为一个两级系统的部分。三类文件工作需要大量的政策、管理和标准,你说的标准非常关键。我们的文件有三类,一类叫大文件,是决定基本模式和基本方向的一个大文件,这个我们已经讨论两回了;二是业务性的文件,比如说我们的流程、规程、规范这套东西也有一个900页的东西,也讨论好几回了,我们争取在这一两个月把它初步定下来;
[黄华波]还有是标准性的文件,比如我们信息系统的对接标准,包括三个目录,比如药品,现在目录都不一样,同样的药在不同的地方名字不一样,今后就很难对接,还有医疗服务项目也是,这个地方感冒叫感冒,那个地方叫流感,它不认。现在药品的分类和代码已经有了,正在往下推,原来推得不快,因为现在全国联网要加快推。还有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的项目分类和代码也正在征求意见,这类的标准也在做。
[黄华波]所以说现在做的工作还是不错的,一个项目、两大系统、三类文件都在同步做,做好了以后就是我刚才说的,参保人在参保地备案以后在就医地就刷卡结算,把自己付的付了就完了,所有的工作全是后台运算,包括省级平台、部级平台,部和参保地进行结算、监察都是后台做。
[主持人]好,下面看下一位网友,这位网友是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手机尾号6015的网友“李”提出了自己的担心:“我是一名基层卫生院职工,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本来就不行,全国联网后,医疗卫生资源失衡的现象会不会更严重,乡镇医院岂不是更难发展了?另一方面,如果实现了全国联网,人们都跑去医疗资源集中的大城市、大医院看病,会不会更加剧大医院‘一号难求’的问题?”我觉得这位网友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黄华波]非常有道理,这也是我们一直担心的。刚才说到的这个风险是我们做这个工作要考虑到的挑战和风险。为什么说有风险呢?这个工作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没做起来,很多都是现在还没有暴露出来的。我琢磨了一下,可能现在也不一定是很全面的,比如风险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华波]首先就是就医秩序,我们现在的优质资源配置不均衡这是大家公认的,大城市、大医院比较集中,这也是导致大家都要去外地就医的原因。如果解决了垫资的问题以后肯定会刺激外出的就医,这是必然的。所以就如何能够控制风险是一个慢活,因为去年国办也下了一个关于分级诊疗的文件,也是有了很好的基础,这个事情要解决关键还是分级诊疗的工作要做起来,我们几个部门也在全力以赴地推。
[黄华波]就这个工作本身我觉得有两个点看能不能有所引导,一个是这个工作是逐步推进的,不是一下子都纳入进来,总理也说了我们先是重点解决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住院费用,要把这一部分保住,然后是2017年解决符合转诊条件的住院费用的结算,转诊条件到时候可能是要和分级诊疗结合起来了。第一是阶段性推进、慢慢纳入。
[黄华波]第二就是建立异地居住人员的数据库,进来以后就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锁定以后各方面的服务,这要看能不能有所缓解,真正还是要看能不能把分级诊疗做好,基层发展起来。
[主持人]刚才提到了卫生医疗资源失衡的现象,很多网友说也不是说不想在当地就医,但是就医的医疗水平或者医生水平有限,能否给医生一些培训?或者大城市、大医院能够扶植一下地方医院?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黄华波]这个应该卫计委的同志来回答,他们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医联体,昨天其他的一个事情我刚调研回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和七八个地方都有你说的这种关系,包括湖北恩施的医院,包括新疆都有这种远程会诊,就可以提高基层的诊疗能力,这个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
[主持人]下一位网友来自广西玉林地区、手机尾号8848的网友“伤恋帅哥”说:“草民是一名农民工,做了二十四年农民工有所体会。万一生病,异地的新农合拿来当地不能用。企业不愿给工人缴交社保费,唯有自己全额缴交完,但也不能支付医疗费用,看病还得自己掏钱包。”
[主持人]如果实现全国医保联网之后,新农合能跨省使用么?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能否和城镇职工居民一样,无差别享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福利”?
[黄华波]这个事情我们现在是这么考虑的,现在有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对已经完成的地方我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的系统在开发的时候的要求就是高起点、全兼容。什么叫全兼容呢?就是不仅覆盖我们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也覆盖我们的城镇居民。如果是完成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地方,农村居民没有问题的,都是覆盖的,和城镇居民完全一样,还有一部分没完成整合的我们也考虑了一个办法,下一步可能还要和相关部门来商量。
[黄华波]譬如说一个参保地的新农合参保人员,他到了没有新农合的地方,比如上海、广东、重庆实现城乡统筹,都是我们统一管理的,我们考虑可以在参保地通过新农合的信息系统与社会保险系统信息交换,再借助省、国家两级联网结算系统和结算中心实现异地就医信息传输和直接结算。
[黄华波]最后我想再回应一点,这个挑战的事情,我想是不是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它,因为确实有很多方面还看不准,第一,工作肯定要有人来做,那么谁来做?第二是怎么做,第三是这个事情做下来以后有哪些外在影响。这三个方面的东西都有风险点在里面,有挑战在里面。
[黄华波]比如第一谁来做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因为跨省就医需要国家承担一部分的责任,如果没有国家平台而由各省互相串的话是非常不经济的,所以就需要国家统一来做。以前我们部社保中心没有医保经办的,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一整套的模式我们想叫做参保地的待遇,比如说到哪儿去就医,起步线、封顶线都用参保地的,但是要实行就医地的目录范围,要不然就医地不知道参保地的目录。
[主持人]那差额怎么调整?
[黄华波]这个再另算,就医地管理,刚才我说为什么外出就医报销时间这么长?因为不好管理,今后就让就医地管理,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现在就医集中的地方,像北京、上海,人员负荷量非常大,医保人员的负荷量非常大,再让这么多的外来人员让他们管能力上确实还是不够的,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黄华波]第二有些人提出来我觉得也是一个问题,但不一定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了,就是就医地想不想管,你即使给他条件、给他人员他也没有这个意愿去管,我觉得我们经办系统还是有这个素质的,但是也不排除比如有些地方作为产业来抓,外地人来看病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了,带动了消费,但这是一种猜测,所以有的人就担心就医地没有很强的动力去管。所以这也是一种挑战,哪怕有这种可能性我们也要考虑怎么消除,所以还是一个协管的风险。谁来做也是有挑战的,包括我们自己。
[黄华波]另外就是怎么做,这是一个模式的选择,这件事情之所以推得比较慢就是大家在试不同的模式,省内的异地就医和跨省是有类似的地方,江苏、广东省内发展也不平衡,所以省内和跨省有相似的地方。
[黄华波]那么就有一个模式要考虑怎么让它成本又低、又方便快捷,地方设计了很多种办法,一开始设周转金的、不设周转金的轧差的都有,后来发现周转金的模式比较好,因为没有周转金资金链容易断,尤其全国的异地就医做起来的话涉及到参保地财政,部级、省级,医院,这都是主体,稍微有一个链条出现问题就做不下去,所以没有周转金是非常脆弱的。
[主持人]周转金主要是国家投入一些?
[黄华波]地方都是周转金上解一部分,地方上解到省里,我们想是不是省里上解一部分到部里,这个模式就是省和部直接对接,不再和其他省对接了,这会非常简单,我们部里进行归集一些信息,进行清算、补差。
[主持人]补差还是由国家投入吗?
[黄华波]我们想这样,这样会比较好一点,要不然地方的模式压力很大,它不容易稳定,而且真正地可以做到不用就医地垫钱,要不然就很难做。这个风险就是怎么做如果想不清楚的话也是有问题的,所以要统一思想,尤其是包括内部和外部要统一思想。还有一个就是对分级诊疗的影响,对资源不平衡的影响,这种风险会不会存在现在也说不很准,因为以前没做,我们在做一些压力测试。总体来看确实是有,但到底是多大,这个现在说不准。
[主持人]非常感谢黄主任在百忙中接受中国政府网的采访,也感谢网友对本期节目的关注。“听民意、知民愿、聚众智”,感谢网友关注,我们也欢迎您继续收看中国政府网高端访谈更多精彩内容。下期节目再见。
?
汉寿职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