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分类中,我国技能人才是与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并列的一支队伍,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两大人才队伍之一,在促进就业创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技能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截至2013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达1.5亿,其中高级技师126.2万人;技师569.5万人;高级工3066.7万人;中级工5998.2万人,初级工5198.9万人。高技能人才3762.4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25.2%。
战绩辉煌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企业行业为主体、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一些大中型企业逐步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组织开展企业内的技能人才培训。全国技工院校已成为后备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882所,就业训练中心3001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19008所,基本形成了以技工院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以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基础的职业培训机构体系。
2010年-2013年,全国共开展政府补贴职业培训7673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人数累计7072.5万人。其中,2013年全国开展政府补贴职业培训2049万人次,政府发放职业培训补贴资金64.2亿元,较上年增长5.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我国自1994年开始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形成了由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构成的国家职业技能资格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
目前,全国累计已有1亿多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013年,全国共有1839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1537万人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初步形成了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以国内竞赛为主体、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相衔接的技能竞赛体系,每年有1000多万企业职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参加竞赛活动。
对国内竞赛优胜者给予授予荣誉称号和晋升职业资格的激励。对国家级一类竞赛获得各职业(工种)前五名的选手、国家级二类技能竞赛获得各职业(工种)前三名的选手,由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颁发奖章、奖牌和证书,晋升技师职业资格,已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晋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对国家级一类竞赛获得第6-20名的选手及国家级二类竞赛第4-15名的选手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已具备高级工职业资格的,晋升技师职业资格。
对国际大赛中的获奖者给予物质奖励。2011年10月,我国首次组团参加了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6个项目比赛,取得1枚银牌,5个优胜奖,总平均分第2名的良好成绩。2013年7月,中国组团参加了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22个项目比赛,取得1枚银牌、3枚铜牌和13个项目优胜奖的良好成绩。我国对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金、银、铜和优胜奖获得者将分别奖励20万元、12万元、8万元和3万元。
1995年,原劳动部建立了“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制度。2000年,原劳动保障部颁布了《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管理办法》,使这项制度规范化、法制化。2006年至2009年,中纪委、监察部开展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清查工作,高技能人才表彰项目通过了审核,现为保留项目。1995年至1998年此项活动每年举办一次,1998年后改为两年举办一次。
至今,评选表彰活动已举办11届,共评选表彰了“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70名,“全国技术能手”2010名;共评选表扬了491家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和160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
2008年,我国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到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范围,现已有1286名高技能人才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贴。
2011年,人社部与财政部印发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启动实施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三个重点工作项目。
在2011至2020年,中央财政将重点支持建设40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0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由就业专项资金列支技师培训项目补贴。到今年,已经建成了32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40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任重道远
近年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社会上对技能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高技能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是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截至2013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1.5亿,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39%,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19%;高技能人才3762.4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5.2%,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5%。
三是部分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一名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所需的时间周期较长,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大。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注重追求短期效益,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倾向于挖人使用,而不是企业培养。
一往直前
以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为核心,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我国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
同时,以改革职业资格制度为核心,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我国研究制定了《职业资格设置管理条例》,出台了《关于推进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行业协会学会有序承接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体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
以建立职业技能竞赛制度为核心,完善技能人才选拔体系。我国制定出台了《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社会赞助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
推动技工院校新一轮改革创新,落实新的政策措施,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推进技工院校走内涵、特色、创新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同时,以启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为抓手,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创新工程,大力培养企业青年技能人才,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以推广职业培训包为重点,我国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模式创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积极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培训项目建设。同时,深入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开展青年技能就业培训工程暨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开展第二批百城技能振兴专项活动。
2015年,我国将创新开展中国技能大赛,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和影响力。同时,全力以赴做好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和参赛工作。(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孙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