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书城为汉学——追忆中国书史和文化史研究泰斗钱存训先生(1)

时间:2016-09-22 05:07:39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追思】

坐拥书城为汉学

——追忆中国书史和文化史研究泰斗钱存训先生

春风和煦,却吹不散心中的哀伤。

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著名汉学家、中国书史和文化史研究泰斗钱存训先生在美国芝加哥因病辞世,享年105岁。

这位终身坐拥书城的老人,毕生致力于研究汉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20世纪以来图书馆学宗师、美国东亚图书馆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他在抗战期间冒生命危险将珍贵的国粹善本秘密运往美国寄存,播下中外汉学交流的种子;

坐拥书城为汉学

《书于竹帛》书封

他一生笔耕不辍,写下无数有关中国书史的传世之作,《书于竹帛》与《纸和印刷》两部英文专著,以西方语言介绍中国文明,开国际学术界之先河;

他活了一个多世纪,把美国芝加哥大学发展为汉学研究重镇,所教的学生大都成了大师,自己却鲜有人识。

秘运善本,保存国粹精华

1910年,钱存训出生于江苏泰州一个书香世家。1928年就读金陵大学时,他主修历史,副修图书馆学,同时在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工作,刘国钧主讲的“中国书史”吸引了他。

1937年,钱存训应北平图书馆邀请,担任南京工程参考图书馆主任。后抗日战争爆发,被改派至北图上海办事处,保管北平南运的中文善本。不久,上海租界安全也无保障,北图馆长袁同礼、中国驻美大使胡适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协商,将存沪善本移存美国,并摄制微卷以供流传。

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夕,局势恶化,上海被严密封锁。钱存训不顾生命危险,想方设法躲过日军耳目,用两个月时间独自一人用手推车,分10次将三万册善本悄悄送上开往美国的轮船。次年6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北平图书馆古籍全部运抵。回忆起这段历史,钱存训晚年曾感慨:“当年奉命参与抢救,冒险运美寄存,使这批国宝免遭战祸,倏忽已70余载,其间种种,仍历历在目。”

抗战胜利之后,钱存训受教育部委派拟赴华盛顿将这批善本接运回国,但因国内战争爆发,交通中断,未能成行。1947年,钱存训以交换学者名义赴美,从此再也没能回到祖国,这批善本成了他毕生无法释怀的牵挂。

“直到1965年,这批善本书被运往台北,暂由台北中央图书馆保存。”南京大学教授张志强说,两次拜访钱存训时每每谈及此事,他总是神色黯然,怅然若失。“善本能重回大陆是先生有生之年唯一的心愿,但直到逝世终未如愿。”

“中年来美短期访问,原想镀金回国,但未料到将长眠他乡。”这是钱存训晚年的遗憾。虽身处异乡,但钱存训心里始终装着中华文化的种子,他将对汉学的坚守和传承熔铸在血液里,为之倾尽一生而矢志不渝。

抱简劬书,学究古今之变

钱存训是为汉学而生的,他怀铅吮墨的一生都与汉学息息相关。

1947年起,钱存训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进修,同时在芝大东亚图书馆工作。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这是在经过八年抗战的艰苦生活后,我一生中最能安静工作和读书的一个黄金时期。”在芝大,钱存训用十年完成近十万册古籍编目工作,还积极收藏当代资料,扩充馆藏,在他苦心孤诣的经营下,芝大东亚图书馆成为研究中国以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宝库。

“钱存训成名作《书于竹帛》也在此期间完成,该书对印刷发明前的中国文字记载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中文译本仅164页,但著作虽薄,学问却不薄。”张志强说,这部由钱存训博士论文改名出版的著作,曾接连多次续印,并有日文、韩文等多种译本在多国增订出版,被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称完全能与卡特的名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西传》媲美。“读完这本书,我愈发领悟到学问要做深做厚,专著要写薄写透的治学精神。”

汉寿人物

版权所有:汉寿教育信息网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