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教育讯 9月9日晚8时56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汤一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据悉,北京大学将统一发布官方讣告。
侯艺兵摄(2006年)
今年6月底,汤一介主持编纂的《儒藏》精华编百册由北大出版社出版。6月19日,抱病在身的汤一介还出席了十卷本的《汤一介集》发布会。
在《汤一介集》出版之时,他曾自言,“在75岁以后,我一方面主持编纂《儒藏》,另一方面仍然在思考和研究一些哲学问题。当然,我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创构一种有重大意义的哲学体系。但思考哲学问题的习惯,使我还是在关注某些哲学问题,只要有时间我就把这些问题写作成文,作为我思想的记录,也希望得到同行的响应和批评指正。”
汤一介先生自谦地否认自己是“哲学家”。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他所处时代的引领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导师,“我认为也许可以把自己定位于一位‘哲学问题的思考者’或‘哲学学科的爱好者’”。
尽管学术界一直在呼唤,这个时代应该出现若干“学术大师”。汤一介先生却说,“我们最好不必如此着急,还是扎扎实实做点深入的研究工作为好。”汤一介希望能有充分“学术自由”的客观环境,充分体现“百家争鸣”的大局面,这样或者真的可以出现引领世界哲学发展的“哲学大师。”
汤一介先生审读《儒藏》(2008年)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童世骏曾在光明日报撰文称,拜读汤一介先生的的论著,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汤先生不仅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也不仅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而且也是一位好学善教、重情讲理的普通的学界同行。(原文载于8月4日光明日报《汤一介对中国哲学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在多年的交往中,一直感佩汤一介的学术精神,“我感觉哲学是他的生活,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追忆》》
原文载于2006年3月19日光明日报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绕着未名湖边走,不久就到了朗润园,汤一介先生和乐黛云先生就住在这里的13号楼,103室。
房子灰扑扑的,一点也不打眼,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风格,走廊很大,很空旷。汤一介觉得很不错。“能够住在学校里,每天能绕着未名湖散步,很好了。”
2003年,汤一介在北大朗润园季羡林所栽荷花前。
汤一介的家不大,但惹眼的是他的书房,满满的书,从地面直到屋顶。房间里还放满了兔的小工艺品,因为汤一介属兔,老伴乐黛云不管去哪里出差,都会捎一个小兔子回家。
虽然有数次机会留在国外一流大学任教,薪酬、环境都要比国内好得多,他都放弃了,对于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来说,“活着就意味着责任”。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祖父汤霖是这样对父亲汤用彤说的,父亲汤用彤是这样对汤一介说的。
汉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