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频现“慢就业” 调查:理性还是责任回避

时间:2016-11-02 04:33:58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回国40.91万人,大部分海外留学生完成学业后都选择回国发展。但面对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不断刷新着最难就业季的峰值,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不那么急着找工作。其实不仅是海归一族,很多的高校毕业生也都在慢慢考虑和规划职业生涯,有人在酝酿自主创业,有人选择较长时间的外出旅游,有人甚至在家再专心读上一年书。所谓的慢就业,正在高校毕业生中悄然兴起。有人说,慢就业没什么不好,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思考和准备;也有人认为,绝大多数慢就业本质是啃老,大学毕业生已经到了应该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年龄,不能纵容。

网友留言:

六龙回日:慢就业其实是一种理性回归。快、慢不重要,关键在于在喧嚣的就业市场中,冷静分析自己的特长与短板,找准合适的位置。有机会,快固然不错;没机会,慢几拍也未尝不可。能静下心来规划自己的未来,无论是就业不易倒逼的结果,还是自己的主动选择,都是就业市场日渐成熟的表现,值得点赞。

晚菘种尽雨漫漫:这个要看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家庭的情况了。自己有想法有能力,家庭殷实不缺自己的工资,可以慢就业,可以慢慢找,因为有这个条件。而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甚至于付出很多供养学生的,毕业就是真正的成人礼,要替父母承担责任了,起码负担得起自己,这才是应该做的,竞争激烈绝不是工作不好找的借口。

调查结果:

对慢就业的态度,网友的态度基本五五成。

五成网友认为,毕业生的情况不尽相同,对于没有准备好的人来说,着急进入社会并无益处,选择慢就业无需苛责。

东山谢氏:慢就业也没啥不可以,只要不啃老就无需指责!人生道路千万条,各人自有其选择。如果不啃老,就得自食其力,想过什么日子,人家自有安排。快就业也好,慢就业也罢,都不能代表成功的快慢。成功也没有固定模式和标准,自己认为过得健康快乐才是根本。

sunflower_80657:有清晰目标和规划,慢就业未尝不可。

也有五成网友认为,慢就业一族,没有收入的毕业生,若是以啃老为代价,不是好事。

逍遥的狸猫:是否选择慢就业要因人而异,如果大学毕业后,暂时不工作而是用一两年的时间去支教或游学以了解社会、磨练自己、积累经验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前提必须是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切忌不顾自己家庭实际情况、盲目跟风,把慢就业作为逃避职场的借口!

安广禄:找工作需要思考和准备完全是托辞,高考填写志愿选择专业时事实上已经开始思考工作,大学4年无不在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再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大学毕业后大都二十四、五岁了,如果不抓紧就业,三十怎么能而立?

汉寿留学

版权所有:汉寿教育信息网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