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的“高考” 数学0分作文3句

时间:2016-09-23 05:17:00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很多人都会认为,臧克家这样一位显赫文坛的大师,肯定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说不定还是学霸、考霸一类的精英呢!但是,臧克家跨进大学之门简直可以用差点失之交臂来形容。

如果放在现在,这位后来成为农民诗人的文坛巨匠会被拒之于大学校门之外。因为1930年臧克家在青岛国立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数学得了个鸭蛋,不但数学考了零分,而且作文也仅仅是三句诗歌: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当时,青岛国立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你为什么报考青岛大学》、《生活杂感》。臧克家选择了《生活杂感》,其答卷仅仅写了上述3句诗。如果按照如今高考的模式,依靠这3句短诗是不会被录取的。而臧克家的伯乐、文坛大师闻一多独具慧眼,反复咏诵诗句后,不禁拍案叫绝,给出了98分的高分。

臧克家也没有辜负闻一多先生的期望,进入大学后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诗集《烙印》出版后,很快被抢购一空,好几家书店还争夺其再版权。许多著名评论家特意为《烙印》撰写文章。茅盾认为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闻一多评述: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意义。

如果不是闻一多先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高考数学0分、作文只写了3句诗的臧克家,恐怕绝难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也未必能够成就后来的文坛大师。

汉寿留学

版权所有:汉寿教育信息网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