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浙大最牛学霸:拿遍美国名校offer

时间:2016-08-28 08:43:39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近日,浙江大学官方微信晒出一组学霸照片,学霸们都拿到了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耶鲁、加州理工等美国顶尖名校offer,一起目睹下学霸的风采吧!赵睿,即将成为哈佛大学 Computational Science of Engineering专业硕士。她表示,四年在竺院的学习经历对她有很大的影响,她说,竺院的课程占座都很凶残,一些主修课甚至要早到半小时才能坐到前排座位。除了学习,竺院学生会的工作也在赵睿的整个大学生活里占据重要的位置。

刘炳旭,已被麻省理工学院生物专业录取。在浙大印象最深的就是积极向上不断求索的氛围。当你发现你周围都是优秀且努力的人时,你也会不自觉的督促自己。其次就是浙大的老师们海纳百川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刘炳旭说。在学术上,刘炳旭和老师们常常会有观点上的分歧,有一次甚至直接在课堂上反驳了老师的观点。让他没想到的是,课后老师很认真地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在邮件中向他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纠正和详细的解释,这种严谨治学的学者风范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葛宝梁,已被麻省理工学院Mechanical Engineering专业录取。谈起在浙大的学习收获,葛宝梁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浙大对于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的重视,这使我在科研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他说;同时浙大丰富的科研资源,竺院导师制,光电科研family等为他提供了本科就参与科研的机会,这于他是弥足珍贵的经历;最重要的,他在浙里遇见了一批志同道合怀揣理想的小伙伴。

季子铭,已被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在浙大的学习生活里,季子铭最感恩的是浙大求是科学班(物理)给予他的丰富的教师资源和自由的讨论环境。学物理的过程十分艰辛,上课稍不留神大脑就一片空白,沉醉在书籍文献中成了一种习惯,但同学之间的关系密切,也为枯燥乏味的生活带来了别样的色彩。当然,季子铭自己并不称自己为学霸。他很喜欢太极拳,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太极拳社团;他还对昆虫很感兴趣,观察昆虫也成了他每天必做的事。

韩韦韦,已被耶鲁大学生物和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录取。对于韩韦韦来说,浙里最珍贵的回忆当属浙里可爱的人。她的导师曾对她说:你们也不用一整天都做实验,会把人做傻的。这样吧,你们半天看文献,半天做实验,劳逸结合据说,老师的爱好是看paper还有就是一起苦中作乐的同学室友们。考试周大家一起宅在寝室里啃书刷夜,不同专业的室友们一起交流,还经常互相讲段子正是这些可爱的人使得浙里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

徐鉴,已被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录取。最感恩的就是遇见浙大,遇见竺院和光电学院的平台徐鉴说,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给予我莫大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徐鉴最喜欢的老师是卢兴江老师,这个幽默风趣,会在学习之余给他们安利一些课堂之外的东西,揭露一些伪科学,还说自己年轻时曾练过气功、去博物馆都能联想到数学上的曲面知识的可爱教授。正是这些人,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王昕,已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化工专业录取。对于王昕而言,她很感激浙大海纳百川的学术氛围。大一的时候她尝试了很多不同的领域,历史、哲学、管理、电子、化学、物理几乎参观了所有的工科实验室,最后才选择了培养方案看起来挺踏实的化工专业,找到了最喜欢也最适合的专业。在我看来,什么都比不上接受生活中的挑战有意思,不懈努力绝处逢生的过程特别有意思。

陈扬,已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专业录取。 谈到在浙大的学习生活,陈扬说她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大一大二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的课程难度很大,生物专业课也不容易,种类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全英文授课,所以学习的过程可谓是死去活来。但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涅槃的过程,给后来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英文的书籍的阅读,对于最新科学进展的了解,也极大地开阔了眼界。还有行政班的小伙伴也十分有爱,我们班曾经半夜一起去西湖看雪;每次考试一起组复习团,每人看一章互相讲清楚。陈扬还特别提到了浙里的同学。

董璨,已被芝加哥大学Neurobiology program专业录取。谈起四年在竺院的学习经历,董璨印象最深的是一门选错的课。《普通化学》对我们是选修课,但是我们班的同学们都误打误撞的认为是必修课所以选了这门普化。因为是面向基础比较好求化班,这门课难度比较大,任课老师李浩然教授就主动在晚上给求生班的同学开辟课后辅导时间。有一次老师给我们讲能级跃迁的知识,一直讲解到晚上十点半之后。董璨说,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大学里那种为求知而学的感觉。

肖昶,已被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浙大的平台给予了我很多开拓视野的机会。谈起浙大对自己最大的影响,肖昶如是说。肖昶所在的求是科学班会有一次资助学生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他在大二的时候对图形学这个方向非常感兴趣,于是利用这个机会去美国参加了图形学的顶级会议SIGGRApH。在会议上他见识到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图形学团队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正是这次会议让肖昶定下了申请美国顶尖学校的phd,从事科研的目标。

李佳宸,已被杜克大学化学专业录取。他表示学院一位教授的话让他印象深刻,科学教育的首要目的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培训、不是经验的积累,甚至不是兴趣的培养也不是方法的传承,而是弘扬科学精神、让年轻人愉快而自愿地选择与真理同在的人生。四年过去,对于现在的徐鉴来说,科学精神不仅是推公式、码代码、做实验,更是生活中追求真理、活得纯粹,勇敢坚定而自由自在对待人生的态度。

汉寿留学

版权所有:汉寿教育信息网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