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电脑前,他是思绪如飞的网络人气作家。
他是穿着蓝色制服,与发动机打交道的汽修工人。
白天,他是穿着蓝色制服,与发动机打交道的汽修工人,8年来修了上千台发动机。晚上,他是坐在电脑前,思绪如飞的网络人气作家,6年来发表了数百万字的小说。初中毕业就辍学的赵康,在山西挖过煤、在洞庭湖割过芦苇但他始终没忘记自己的文学梦。他给自己起名欧阳逍遥,每天下班,就着夜色,在网上用文字讲述他的那些江湖故事。
最佩服赵康的是,当成功来临的时候,他也不慌不忙,静静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一本武侠小说勾起心中写作梦
青龙堂跟白虎堂一向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敖天为人豪迈耿直,对于雷鸣的那种勾心斗角很是不屑,久而久之,两人之间的恩怨越积越深,就连堂口中的小弟也相互敌视深夜,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行字,赵康抬头看了看表,时针已经指向零点的位置。
今天状态不错,又写了6000多字。赵康满意地关了电脑,洗漱完走到儿子的房间,望着儿子熟睡的脸,心头涌上一阵温暖。接着,他轻轻地走回卧室,躺到床上,深怕把妻子吵醒。睡前,还不忘做一件事情,把手机闹钟调到早上7:00。
其实,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6年。白天,赵康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一线工人,常年跟发动机打交道。晚上,赵康是小有名气的网络作家,在网上讲述他的江湖故事。
只有中专学历的赵康,已经在网络上发表了4本小说,写了近300万字。他一度杀入连载小说网站年度人气作家前十,作品也数次进入精品小说榜前三。
与写作结缘,还要从赵康上中学时说起。赵康是黔江人,家住在杉岭乡的一个村子,他在当地的黎水中学读书。农村的课外书籍比较少,当时有个从大渡口来的老师到我们村子任教,他家里有很多书,我就经常跑去他家里看。赵康清楚地记得,他翻开的第一本小说没有封面,但书中荡气回肠的侠情故事、爱恨交织的悲剧情境,立马就把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后来赵康才知道那本书叫《小李飞刀》,他每天放学都跑到老师家,一口气看完了整整五部。通过《小李飞刀》,赵康知道了有位写武侠小说很厉害的人叫古龙,还知道了金庸,把他们的书差不多都翻了个遍。
当时的武侠是以侠为先,侠是一种精神,武是一种手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尊重对手。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对于从农村长大的赵康来说,虽然遥远,但十分憧憬。一个个侠骨柔肠的故事,也为他以后的写作和生活,烙下深深的印记。
一段流浪经历尝尽人生百味
赵师傅,你看看这个发动机问题出在哪吧。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同事遇到不懂的问题,总会第一时间向赵康求救。不光是因为赵康技术过硬,还因为他有副侠义心肠,身边的人有困难总会出手相救。
重庆的夏天闷热难耐,穿着蓝色制服的赵康在嘈杂的车间里敲敲打打,连发动机上一个螺丝钉没拧紧都不放过。汗水从额头一滴滴落下,后背也被浸湿,如果你看到那双沾满油污的手,很难想到就是它敲出了几百万字的小说。
赵康的小说既有嘲讽意味的都市故事,也有神秘传奇的特种兵题材,现在又正在创作具有魔幻色彩的小说。他的文字对生活和人性剖析得透彻,作品来源于生活,许多作品都会写上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但其实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赵康看来,小说写的就是人性的善良、丑恶,还有生活中的故事,每个人的眼光不一样,切入点也就不一样。
赵康今年才27岁,之所以有着与年龄不太相符的阅历,与赵康从小的经历有关。赵康出生在黔江的一个农村家庭,6岁时父母离婚了,爸爸带着他和两个姐姐一起生活。生活虽然困难,但父亲坚持要供他和姐姐读书。
赵康的作文写得很好,经常被老师贴上学校的黑板报,当作范文展示,但是其他科目的成绩却很差,于是他渐渐萌生辍学打工的想法。当时就想早点踏入社会,能够独立,不说挣钱补贴家用,但至少不给家里增加负担。
初中毕业后,只有15岁的赵康跟着亲戚到了广东一家生产铁丝扎线的工厂打工。突然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赵康的心中除了害怕,更多的是好奇,希望能够边工作边走走看看,用现在的网络用语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赵康笑着说。
在广东的工厂打了两个月的工,赵康接连又到了深圳、福建、内蒙古、南京等地,用脚步丈量着梦想。他曾在山西挖了一个星期的煤,在洞庭湖割了两个月的芦苇,还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内蒙古搬运机器与各色各样的人接触,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
一份肩上责任享受双面人生的不同体验
在外漂泊了两年多,赵康开始思考,到底想过怎样的生活。一个人在外流浪,看到重庆两个字都觉得激动,更别说看到一辆开往重庆的车了。最终,赵康决定回家,谋一份安稳的工作,于是,他用打工积攒的积蓄去学了汽修技术。
学成毕业后,赵康成为重庆两江公交龙头寺修理厂的一名发动机维修工。白天满满的工作,只有等到晚上下班后,赵康开始在网上讲述自己家的江湖故事。一般7点钟开始写,一写就是四五个小时。
刚开始写作经验不丰富,码字速度也不快,一晚上下来就写两三千字,后来熟练了,一晚上能写五六千字。赵康清楚地记得,自己发表的第一部网络小说花了半年多,写了57万字。稿费接近3000元,虽然只有他一个月的工资多,但收获了一批读者,赵康心里特别开心。
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是这些年来赵康一直都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即使在外打工期间也没间断过,加上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为他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他的第二部小说连载半年就登上了小说网站年度人气作家的第6名,VIp榜单的第一名以及精品小说榜第2名,还给他带来了近8万元的收入,这个数字接近他工资的两倍。
许多人问他为什么不辞掉工作,专心写作?赵康却很享受这两种身份带来的不同体验。干了这么多年修理工作,修过的发动机就有上千台,做好这份工作,是对重庆三千万市民负责。写小说是对喜欢我的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工作上是个好员工,网络上是个好作家,但生活中赵康却觉得自己是个坏老公坏爸爸,没时间陪家人是最愧疚的,家里基本上都是老婆一个人操持,她哪怕埋怨两句我都觉得好受点,可她什么都不说。
每当儿子跑到电脑前,望着他说:爸爸,你今天又写书啊。赵康只是笑笑,回答道:爸爸挣钱给你买玩具。赵康说,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你就得做成什么样。而他,就想给儿子做一个不轻言放弃、勇敢追梦的榜样。
文/周晓雪 图/李裕锟
汉寿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