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集中整理(二),拿走不谢!

时间:2016-06-13 07:48:39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1、中共八大(1956.9):

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重稳步前进的方针。在大会发言中,陈云提出“三个主提、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提,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个思想为大会所采纳,并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时间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的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3、中工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6):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地位。支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道路。

4、中共十二大(1982):

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命题”: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5、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概念。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6、中共十三大(1987):

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7、中共十四大(1992):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8、中共十五大(1997):

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9、中共十六大(2002):

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

10、中共十七大(2007):

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11、中共十八大(2012):

会议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

汉寿考研

版权所有:汉寿教育信息网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