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中基础心理学知识的考察往往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且方式越来越灵活,其中有一些概念极易混淆。青岛华图[微博]整理了一些教师招聘考试中易考查并易混淆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具体的讲解。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例如,当一个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看到它的颜色是红色;通过味觉可以尝出它的味道是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闻到它的气味清香,通过触觉可以感受表面的光滑感。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例如,我们把颜色红、味道酸甜、气味清香和表面光滑这些属性综合起来,便形成对该物体的整体印象,并知道它是“苹果”,这就是对苹果的知觉过程。
综上所述,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仅依赖于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于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感觉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的影响,而知觉还受到人的过去经验和心理特点制约。可见,知觉比感觉更复杂。
二、错觉与幻觉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例如当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形重错觉;当坐在正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等等。
幻觉是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病理性的幻觉常常伴有恐怖色彩,常常在意识障碍时候发生,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幻觉。幻觉是最常见而且最重要的精神症状,常与妄想一同存在。
综上所述,错觉和幻觉最主要的区分点是错觉必须有客观刺激出现,而幻觉没有客观刺激出现。正常人往往都会产生错觉,而幻觉往往是病理性的。
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也叫第一印象。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往往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例如教师招聘面试考试中,考生最初自我介绍的几分钟内给考官留下印象就属于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不断有引人注意的新信息出现,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例如教师招聘面试考试中,学员试讲或说课结束后准备离开考场时给考官留下的印象就属于近因效应。
综上所述,首因效应依据最初获得的信息形成对事物的印象,而近因效应依据最后获得的信息形成对事物的印象。
四、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例如轻轻的把一块一元硬币放在手心,如果感觉到硬币的压力,那么证明这个刺激高于手的绝对感觉阈限,如果完全感觉不到,那么就证明这个刺激低于手的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例如在上文的硬币还放在手心的时候,再把一个一毛钱的小硬币加放在一元硬币上面,感受是否感到重量的变化,假如没有感觉到重量增加,那么证明这个刺激的增量低于差别感觉阈限,如果感觉重量增加,那么这个重量超过差别感觉阈限。
综上所述,绝对感觉阈限关键在于能不能感觉到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关键在于能否感到刺激量发生了变化。
五、明适应和暗适应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出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例如看电影,从室外进入室内,由明处到暗处就是暗适应。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例如煤矿工人从矿井里出来,由暗处到明处就是明适应。
希望通过以上的讲解,能够帮助考生门真正的从本质上认清和理解这些易混点,在考试中避免出错。
本文属青岛华图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于青岛华图,未标明者必究责任。
信息咨询电话:0532-85971558;微信公众号:qingdaohuatu
新浪微博账号:@青岛华图;官方QQ交流群:3613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