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最后一个月家长如何助力

时间:2016-10-28 06:07:19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导语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中考了,临近中考以来,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开始烦躁,一方面害怕中考的来临,另一方面又盼着中考赶快来。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孩子有压力的具体表现。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向上、集中注意力,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会使孩子身心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中考考场发挥。

故事1

女儿的抗压能力,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强

中考快到了,我发现女儿每晚在家复习功课时,总会走神,很简单的计算题也会出问题。几次这样过后,我没忍住,朝她发火了。突然,我发现女儿默默地哭了起来,眼里噙着泪。我心里一惊,孩子以前是很少流泪的,怎么突然这样了。我赶紧询问她,她说自己一直被老师和家长在无形中寄予了厚望,这样的期待一旦被定格,她就要拼命蹦跳着去完成。中考来临前,各种任务比较多,让她不免心有羁绊而思虑重重,从而状态欠佳。

支招

家长要多做饭,少说话

马上就是中考了,很多考生会在此时出现不同的应试心理表征。例如上述这篇案例中的女生,很明显她一直累积着压力,她的内心里会更多地认为中考是为了实现他人的期望,而非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非常容易出现认同偏差,进而使她出现了复习状态不佳和负面情感爆发的现象。

从我担任心理教师、年级组长的经验来看,一般面对孩子的哭诉,家长会更多地自责给了孩子过多的压力,因此希望通过调整自身状态来给孩子减压。其实这是存在一定偏差的,老师和家长的厚望的确是压力的来源,但根本原因在于孩子并没有把家长给予的期望科学地内化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当中,这既表明了孩子缺乏有效的目标设定方法,也体现了家长与孩子之前的沟通不到位。

当家长观察到孩子的异常状态后,最优的方法是利用亲子间的有效沟通来进行心理疏导。沟通时,家长不要长时间的唠叨,因为在备考阶段家长很容易把自己的紧张情绪通过唠叨来集中在孩子身上,沟通变成说教,效果很不明显,甚至背道而驰。我建议沟通的开始一定应以孩子先说为主。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多做饭,少说话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例如上述案例中家长就首先留给了孩子倾诉的机会,自己先是做一个倾听者、陪伴者。即使孩子表露出很多负面情绪,也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去宣泄,因为这是他自我减压的最好时机。随后,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从感性的负面情绪上转移到理性的学习方法上。

故事2

我已经为中考准备了两年时间

我家孩子特别贪玩,为此我在孩子初二时就开始谢绝参加一切社交活动,全心全意为他服务。同时,我把他的手机、ipad等也锁了起来,免得影响学习。一直以来,我都是把水果、牛奶放在他身旁,生怕他因为复习太累而身体吃不消。然而,最近,我发现他对我的关心越来越不领情,总是希望我不去打扰他的生活。我该怎么办呢?

支招

别让自己的关心泛滥

中考步步紧逼,紧张的不光是孩子,连各位家长都像自己要上战场一样,不由自主地和孩子一起紧张起来。有关机构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学习中面临的真正压力,恰恰来自于关爱自己、呵护自己的父母。

孩子在群体中时时处于比较之中,而这种比较使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在学校里,孩子不能释放自己的坏情绪,不能表现出自己的紧张。于是回到家,他需要一份宁静,他不想多说什么。家长这时就要控制住自己的关心,让孩子有独立思考和休息的时间、空间。对孩子的一些情绪反应不必过分地紧张,甚至为孩子创造可以独自一人哭一哭的机会,来宣泄他们心中的紧张和压力。同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心灵的安慰,默默地注视,积极地鼓励,做他们最后的退守。

故事3

宽慰的话不起作用了

在孩子因为中考复习而紧张的时候,我常常会宽慰道:没关系,尽全力就行,考成什么样都行等类似的话语,但是我发现,孩子也很难通过这样的宽慰话语放松下来。

支招

鼓励比宽慰更重要

面对中考等一些重要场面时,越是懂事的孩子可能压力越大,他们担心辜负父母的期待,辜负学校老师的厚望,甚至他们有些失去了自我。孩子有如此的表现,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自己对于结果的期待和要求。孩子希望考到最理想的学校;他难以接受最后的结果低于自己真正的水平往往这些才是考生压力大的主要原因。这时家长的鼓励远比宽慰要管用得多。

另一方面,学生在面临中考时,心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如果家长也像坐过山车一样,那样孩子可能会更加紧张。因此,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安下心来,给孩子营造温馨的学习和复习环境,使他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具体来说,照顾好他的饮食、生活起居,并尽量少地去批评他,即使不是学习方面,哪怕是生活的懒散,行为的不规矩,在这样的阶段,家长尽量不要吭声,这是您对孩子的体谅,这就是家长能为孩子做的。

我在班级里做过统计,全班学生在临考前,最不爱听到的话是家长每天询问复习得怎么样啦。他们没法回答您,而且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

故事4

我的孩子心里越来越没底

我跟孩子走得很近,她有什么话都跟我说。最近她告诉我,中考越来越近了,她却觉得心中越来越没底了。原来,初中三年,她一直名列前茅,自认为基础知识也挺扎实的,可是在模拟考试中,她竟然有很多题答不上来,成绩特别不理想。模拟考试的失败更是让她心慌,觉得啥都不会了,心中特别着急,都这时候了,却啥都不会了,咋办呀?

支招

孩子要学会降低期待

  学生的心理压力往往是三个因素造成的:家长的望子成龙心态、学校老师的高期望值等周围环境的压力,还有学生自身争强好胜、但心理承受力又不够强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如何提高成绩、达到目标信心不足,无奈无助等。在上诉案例中,闵女士的孩子是属于自身比较上进型的。其实,她以前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现在她只要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调整节奏呢。首先,家长要让孩子降低自己的期待。根据模拟成绩,家长让孩子确定自己的平均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浮动大约5%~10%,分数越高,浮动的比例可以适当降低,以此作为自己的中考目标。有挑战性而且通过一定努力能实现的目标,比太难或太易的目标,更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和提高信心。而如果期望值定得过高达不到,会使孩子情绪低落,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

其次,孩子也要学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比如:我的基础很好,又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我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还有我已达到坡底,反弹即将开始,我已做好准备,我能行。

最后,家长可以在晚饭后,陪孩子跑跑步,聊聊天,缓解一下孩子的紧张心情,打消孩子的顾虑,睡觉前听一下舒缓的音乐,帮助孩子提高睡眠质量。

汉寿家长教育

版权所有:汉寿教育信息网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