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溢出效应凸显

时间:2016-10-27 05:21:58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通讯员 郑岱 曹仪

10月10日-17日,湖南省2016年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样本数据采集如期完成,标志着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于2013年启动,由省教育厅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实施。秉着高起点、规范化、专业化的要求,省教科院督导评价所、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广泛延请国内外专家开展现场指导,潜心探索国际教育测量技术,基本具备了以信息化为基础,自主研发监测工具、自主采集样本数据、自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一环,此次样本数据采集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进程、水平和能力,同时监测的溢出效应也正在逐步放大,有望在推动我省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精心打磨的高质量监测工具

本次数据采集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四、八年级语文和数学学科学习质量,以及课堂教学、学校管理、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家庭与社会环境等相关影响因素,收集这些数据必须依赖一套高质量的监测工具。

在两年多年时间内,省监测中心严格遵循规范化流程,以义务教育法律法规、课程标准、行为目标、测量目标为依据,组建了4个学科的核心专家队伍,调动相关市、县高水平教研员、督学与一线教师200余人,召开各类中小型培训会、研讨会、审定会100余次,在10个区县100所学校进行了至少两次循环预试、质量分析与集中修改。全套监测工具包括37套学科测试卷和学生、学科教师、班主任、校长调查问卷,总题数1500多个,每个测试题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测量学指标。

你们的测试题来自真实的学习生活情景,题目新颖,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太好了,平时很难见到这样的题目。我看到了几个题目,测试的能力目标明确,表达简单清晰,这样的考试才有意义啊!测试前后都应保密的试题被一些好奇的学科老师看到后纷纷感慨,教师问卷信息量大,蛮有针对性的。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题目的背后,是高额的投入,是多重循环工序的精心打磨,是工具研发组织者、参与者寒暑假和周末的辛勤劳动成果。

现场获取真实的样本数据

此次数据采集结果主要反映全省的义务教育质量状况,同时根据省教育厅党组决定,把怀化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列为省级教育扶贫项目。为获取真实、客观的数据,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注重抓好三个关键点。一是准确抽样。按照以最少的样本代表整体水平的原则,聘请国内知名统计学专家,在充分考虑湖南省情和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全省和怀化市实施了独立的分层不等概率抽样。其中省样本覆盖14个市州的46个样本区县,共920所样本学校;怀化市12个区县全部进入样本,共120所中小学校。总计样本学生32672名、校长与学科教师5000多名。对抽样结果的初步计算显示,样本区县和学校分布广、层次明晰,样本学生结构多样、差异显著,各类样本的学生学业表现能极大程度的代表全省和怀化市四、八年级学生语文、数学学业水平的整体状况。二是选派监测员深入现场。从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抽选268名教育督导或学校老师,在接受培训后到达不同学校。三是强化宣传动员,要求区县特别是学校加强宣传工作,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很多学校认真落实,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进行宣传发动,打出了热烈祝贺我校成为2016年湖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样本校参与监测我诚信、我光荣、我尽责、我守纪、我自豪的横幅或电子显示屏滚动字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努力让学生以最大能力展现真实的自己。

省市县校职责分明协同合作

顺利实施2016年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需要省、市、县、校各自负责,协同配合。为此,省教育督导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从去年10月开始,就着力筹备相关工作。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先后发文公布2016年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样本区县名单、全省和怀化市样本学校名单,为样本区县与学校留足监测工作准备时间。7月初和10月初,又先后召开了两次大规模的质量监测工作会议和监测实施培训会议,制定了《湖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2016年工作规程》《湖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2016年工作手册》。两次公布样本单位、两次召开会议、两本《规程》《手册》,对市州、样本区县和学校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对各级责任人做好组织、督查、培训、联络、机房配置等各项工作统筹,以及具体实施提出了规范的要求。各市州、样本区县按照省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动员部署,加强跟踪督查,陆续召开了质量监测动员培训会、样本校技术员及信息员操作培训会、驻校巡视员专题培训会。常德市、衡阳市制定了全市监测工作方案,要求样本区县和学校做到六好:方案完善好、机房调试好、人员组织好、保密协调好、衔接安排好、宣传造势好,确保监测工作零失误和监测工具零风险。长沙市教育局、市教科院在监测实施前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部署,组织力量对样本学校开展了多次督查和培训,由于落实有力,准备充分,雨花区、开福区、望城区在监测过程中都能做到井然有序。上千所样本学校学习相关规则,报送样本信息,布置监测场地,调试监测设备,加强宣传发动,按照《规程》和区县要求,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省、市、县、校责任清晰,联动互补,高效完成了此次数据采集。

独辟蹊径创新监测手段

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业人员少,经费投入少。2013年以来,不仅开发出高质量的监测工具,多次邀请美国ETS、香港教育考评局、教育部监测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教育考试院等专业机构与高校专家现场讲学,解决了多项关键性测量与抽样技术难题,能够较好的应用国先进的教育测量评价技术开展工具质量分析和数据处理,同时还创新监测手段,以极少的投入初步建立了一套信息化工作系统。这套系统包括题库管理、自动组卷、样本数据报送与抽样、现场数据采集、编码评分和学业水平划定等。本次数据采集过程中,每个监测点只需按要求先期配置好学校机房,学生、教师、校长、学校各类信息即可通过该系统进行数据报送与抽样,多题本试卷可自动组卷,采集的客观数据可即时上传。系统实行数据加密,按时开放,通过微信扫码获取权限,测试学生和教师就可以在台式电脑或平板电脑答题,极大的降低了样本学校复杂的组织工作与监测成本,确保了数据真实和工具保密,也避免了样本区县和学校因为卷别多而产生的各种差错。一个考场这么多套试卷,输入不同座位号就能获得对应的卷别,而且前后左右的题目不同,考完后又不留痕迹,非常方便。随着全省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这套信息化系统将越来越显示出保密性强、简便高效的价值。

溢出效应逐步凸显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流程复杂。我省自启动这项工作以来,在潜心探索、按规范完成监测任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础教育诸多方面的变化。一是观念的改变。监测工具开发先后调动数百名市县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参与,对于什么是教育质量,怎样评价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应达到什么样的质量要求,凡参与者无不受到一次新旧教育观念的碰撞与洗礼。比如优秀一线教师本就是当地学科带头人,但在参与监测工具开发初期,对如何立足课程标准,强调学科能力导向,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来命制测试题无所适从,经过两年的探索,很多教师变成了这方面的专家,继而成为一粒粒火种影响到所在区县、所在学校,来推进教育评价观念与方式的变革。二是一定程度推动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水平是评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据统计,本次数据采集的样本学校,超过70%的学校不具备机房或者机房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本次数据采集公布样本单位后。区县加大统筹力度,迅速投入资金,1021所学校除10多所规模太小的学校外都配置了机房,监测倒逼县市区推进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三是让参与者逐步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有了更多理解和认同。我国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时间不长,我省时间更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还不熟悉。本次数据采集深入到市、县和学校,同时通过建立的省监测信息平台和市、县、校、监测员交流群,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学校管理和教学改进提供专业支持、为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挥引领的目的意义获得了广泛宣传。常德市安乡县官垱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地处湘鄂边陲的农村校,这次接受质量监测后,深深感受到为这个偏远的农村小学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并感谢这次测试,使学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得以迸发,增强了全校上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意识,使学校的行政能力、管理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提升!

汉寿新闻

版权所有:汉寿教育信息网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