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小编接到许多高一高二考生的咨询,自主招生到底是什么?准备起来会影响高考备考吗?高考改革,是不是会对自主招生有影响?小编总结了这些考生家长最多的问题,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高考改革后,自主招生考试有哪些变化?
1.自主招生考试安排在高考后,与高考备考不冲突
在过去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考试时间安排在高考前进行,俗称小高考,很多学生担心耽误高考备考进程,所以放弃机会。
自2015年高考起,自主招生的笔试和面试改在高考后进行,一般为6月13-15日,通过初审的学生将增加一次被理想高校降分录取的机会。
2.过去的校荐限制名额改为现在的自荐为主,学生的自主性更强
在2015年以前,学生想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必须拿到校荐名额方可,改革后,将校长推荐制改为了自荐报名制,要想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必须得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将拥有更多机会。
3.硬指标的红线,软指标的特色性凸显
改革后的自主招生也并非完全敞开胸怀,很多高校规定必须符合一些硬指标的条件才能申报。所谓硬指标,指的是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比如中南大学,在招生章程中提出了3条报名条件,全部与学科竞赛奖项、科技创新大赛和作文奖项这类创新潜质相关。如果不符合条件,就不具备申报资格。在2016年的自主招生申报中,竞争更为激烈,更注重考察考生的这方面特质。
4.自荐信作用突出,推荐信影响淡化
在改革后的自主招生筛选中,学生的实力将通过证明奖项或实践活动的证明材料印证,自荐信将重点说明学生的申请初衷和特质。比如湖南大学要求个人陈述需手写,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个性特长及取得的成果、进入大学后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不超过1000字。还有能能证明本人所报考专业特长的高中阶段获奖证书、论文、著作、专利等材料。
而推荐信的作用在改革后降低了,但书写中也要注意诸多细节,有的家长为了不麻烦老师和校长自己代为书写推荐信,但写作过程中却一不小心暴露身份,比如着较多笔墨写孩子在家中和生活中的表现。
自主招生考试到底对哪些学生有利?
1.自主招生的一个最低门槛是一本批次线
对于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多了一次机会。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如果符合条件,当高考成绩超过该校在当地模拟投档线下60分,其不低于当地一本线的考生,即予录取。
如果学生成绩很难到一本线,也没有特别的奖项或极为突出的单科成绩,那么希望通过这项考试突出重围会很困难。
2.自主招生改革后,专业匹配度更高
如果考生参加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在选择大学的对应专业时,如果以冲的思路来报考志愿,很难进入满意专业,但如果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并通过,不但可以加分,还能够被申报的满意专业录取。
如果学生有很明确的专业意向,按照平常分数理想学校有可能冲入,但很难进入理想专业,那么自主招生就是一条捷径,帮你稳稳进入希望的专业,所以在选校申报中不要孤注一掷冲高,与本身水平相当的学校也要认真考虑。
3.对有特长的学生来说,偏科也能进名校
自主招生偏爱有特别禀赋的学生,这类学生在高一、高二的学习中,补短板应该,但让自己的长板更长并取得更高层次的奖项也很重要。
偏科学生的偏好科目如果很牛,那么有规划地学习和考试,取得对应的奖项和证明材料很重要。
4.自主招生考试时间改变,学生考试压力减轻,拼家长愈演愈烈
自招改在高考后考,学生的时间压力减轻,但并不意味这件事情变简单了。改革后,所有资料通过网上申报,需要通过网络上传上传所有文书及证明材料,虽然更透明,但繁琐程度也可见一斑。
另外在选校中,如何定位学校和专业,如何搭配选择,很多学校在申报中还规定的同时申报的学校数量等,要统筹安排。更不用说自荐信、推荐信的准备等等,这些都加大了申报的难度。
在高考的最后阶段,学生一般是不过多参与此事的,绝大部分的工作都落在了家长身上,所以也不得不说自主招生也是真心需要拼爹拼妈的。
相关链接: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包括国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与高职自主招生两大类。2003年,中国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
2014年11月,根据国务院考试招生改革整体精神,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试应将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或将仍允许安排笔试环节。
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一般通过考试后招生学校会与其签订招生考试合同,签订合同后,一般可享受降低10分至几十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另外还有专业选择方面的优惠,具体合同要与学校谈。
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作弊。
汉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