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通道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突破湘江,人数从8万人锐减为3万人。广大官兵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达到极点。在这样的背景下,12月12日,中革军委临时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9月22日上午,听说记者要了解红色教育情况,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校长左建新将记者带到学校会议室,一字摊开学校各种活动记录和文本:有清明给烈士扫墓的,有国旗下讲话的,有老红军来校讲故事的,内容丰富多彩。
记者追问其中的故事和细节,没想到一下子打开了左校长的话匣子: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聘请老战士、老模范、老教师等担任红色校外德育辅导员,不仅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还让老模范等成为学生身边可看可学的榜样,深受学生欢迎。
像通道一完小这样做法的学校在通道县可不止一所。记者所到之处,该县每所学校的红色校外辅导员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通道县是湖南省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红色圣地。1934年12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并召开了攸关3万名红军战士生死命运的通道会议,拉开了伟大转折的序幕。
走进今天的通道县,处处青山绿水,处处侗族风情,也处处留存着当年红军长征的印记:通道会议旧址恭城书院、罗蒙山战斗遗址、小水红军战斗纪念碑、梨子界、地阳坪红军烈士墓如今,这些地方已经成为该县乃至湖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道县教育局局长曾顺元告诉记者,该县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常规教育、主题教育、校外教育等形式,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在校外教育方面,我们要求每所学校都要配备法治副校长和德育辅导员,德育辅导员以老红军、老战士、老先进、老模范、老教师等为主。
曾顺元介绍说:红军长征时,40余名战士因病、因伤留在这里。通道县刚解放时,有13个省份的南下干部、支边干部留在这里。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邀请他们进校园,给学生讲战斗故事,进行传统教育,弘扬传承长征精神,通过耳濡目染,把长征精神内化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品质。
记者在通道县一完小、三完小、职业中专等学校了解到,各学校不仅经常性开展参观纪念馆、国旗下讲话、征文比赛、书画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红色教育,还充分利用老红军、老模范、老教师等的典型带动作用,用身边可看可学的榜样,增强德育实效性。
卢云来被誉为侗乡活雷锋,是通道一完小校外德育辅导员。退休前,他是该县公路局道班班长。刚到道班第一年,他就凭借自己的双手,给深山公路改弯15处,开挖土石5000多立方米,加宽路面800余平方米,为国家节约资金10万余元。
退休之后,卢云来仍然没有闲着。他每天5点起床,义务给街道打扫卫生,365天风雨无阻,连大年初一都没间断;他至今没有自己的房子,仍住在单位公房里,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30余名学生;他自费购买剪草机,义务为通道一中、一完小等4所学校修剪花草。
卢云来是学生心目中的卢爷爷,也是他们心中的道德典范。左建新说,老模范、老先进、老教师对学生非常热爱,非常负责任,他们经常来到学校,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他们是孩子身边的活教材活榜样,通过耳濡目染,红色精神已经慢慢在孩子们心里扎下了根。
在通道一完小的红色校外辅导员队伍里,除了老模范卢云来,还有特别善于做学生心理辅导的老支边教师汪贤珍、特别善于讲故事的教师杨秋英。
杨秋英今年62岁,从教35年。退休7年,她就做了7年的校外辅导员。7年来,雷打不动的一件事就是,每年清明节,她都要带着学生到县城的烈士陵园,给他们讲革命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承长征精神时,通道县将红色教育抓细抓小抓实。走进通道县职业中专,迎面走来的学生纷纷向我们问好。在常人看来,职校生的行为习惯总有不少问题,为何这里的学生这么有礼貌?
我们一直注重抓养成教育。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杨光尧说,学校不仅邀请老模范、老红军来校讲课,还要求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向这些老模范、老红军看齐,对他们严格要求。
当年,40多位老红军留在通道县,遗憾的是,最后一位老红军也在去年去世了。他们生前都是活跃在该县各学校的红色校外辅导员。师生们说,他们虽然去世了,但是精神却永存!
红色教育效果很明显。说起多年来的红色教育,通道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徐贤录说,就拿征兵入伍来说,通道的青年入伍参军非常踊跃,而且,具有高学历入伍的人越来越多。
汉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