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专业每年录取的学生,有80%是第一志愿填报;而课程基本相同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第一志愿填报率只有39%。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75%;而就业更有前景、人才更紧缺的信息安全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反而只有43%;同样人才紧缺的软件工程专业,则连40%都不到……本市某高校刚刚完成的各专业录取第一志愿填报学生调查发现: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比例高低,与专业就业前景是否具有优势、专业人才是否紧缺,竟然没有明显的正比关系。
热门专业就业不热
填报志愿时的热门专业,未必是就业时的热门专业。而高分录取专业,也未必意味着系上了就业的“保险带”。某名牌大学金融学专业今年录取的新生中,有99%的学生是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第一志愿填报率达到91%。但是这两个专业在就业时,和同一大类的其他专业相比,就业率反而排在后面。
在另一所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第一志愿填报率达到80%,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却只有16%是第一志愿填报,位于所有专业排列的倒数第三名。可事实却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次就业率达到100%,排在所有专业之首,生物技术专业相反却较低。同样的情况还包括,该校第一志愿填报率只有30%的基础医学专业,一次就业率也是100%。
据某高校长期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介绍,那些被考生和家长追捧的填报志愿热门专业,其实基本上都不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仅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为例,虽然该专业招收的第一志愿填报学生在各高校都名列前茅,但近年来,几乎所有大学同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都排名靠后。
专业填报盲目跟风
某高校对近三年入学的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只有6成左右学生对所学专业表示满意,其余均表示希望重新选择专业。即使是那些在所谓热门专业就读的学生,也只有3成坚持自己的专业选择。据了解,大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受到亲友和老师的很大影响,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点。
根据复旦大学对自主招生入学学生所做的调查,有28.9%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会因为听说某些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而改变初衷。有关专家分析,正是社会舆论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现在的家长和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都是“唯专业论”,导致有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热得发烫,所谓的“冷门专业”又受到歧视。
关注人才需求信息
“其实我们一到填报志愿时就没方向,因为学校的专业介绍看上去都差不多,即使要咨询,也不知道问哪个部门合适。”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最近的招生咨询会上,记者看到不少家长面对琳琅满目的招生信息显得无所适从。
据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家长们最关注的通常是招收分数、毕业去向,很少关注专业的发展前景。自主招生时,更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家长会直截了当地向学校要求,要承诺把学生录取到金融等“热门专业”,而并不关心这些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导致考生和家长盲目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有专家说,现在大学的招生、就业和培养,并没有权威正规的信息发布渠道,高校参加招生咨询的老师,往往也是只了解部分情况的院系教师。建议是:可以结合学校每年发布的专业就业情况,以及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再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志愿填报,切不可盲目跟风。
文章首发:高考圈(www.gaokaoq.com)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高考圈子”(id:vtstudy)。
汉寿高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