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发展史
注意: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对教育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华民族重视教育。中国古代教育既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教育;也是一种伦理教育、综合教育和实用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同中国文化发展一样,表现出了相当强的连续性和共同性,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一)“政教合一”(教育为统治者服务)
1.官府教育(略)
2.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的统一(官员教育)(略)
(二)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略)
(三)综合教育
1.“六艺”教育。(略)
2.“经学”教育。(略)
(四)实用教育(略)
(五)中国古代教育具有连续性和共同性(略)
(六)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特点(略)
二、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夏:出现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校”。夏代的教育特点:重视军事教育。
商:甲骨文对教育有促进作用。商代的教育特点:崇尚鬼神的礼乐教育和军事教育。(略)
西周:(略)
春秋战国时期:(略)
秦朝:(略)
两汉:两汉的文教政策:经济上休养生息;思想上清静无为(黄老思想);文教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略)
1.封建教育体系正式形成。(略)
2.西汉确立封建官学制度。(略)
(1)兴办太学:(略)
(2)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略)
3.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魏晋南北朝:(略)
隋朝:隋炀帝设国子监,是管理教育的行政机关。(略)
唐朝:1.唐代学校教育体系完备。(略)
2.科举制推动教育发展。(略)
宋代:宋代教育重视封建伦理观念的培养;教学风气比较活跃。
1.科举制的发展推动教育发展。(略)
2.书院教育。(略)
3.蒙学教育。(略)
元朝(略)
明清:1.官学发展。(略)
2.书院(私学)发展。(略)
3.私塾迅速发展。(略)
4.关于八股文:(略)
近代中国的新式教育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教育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以龚自珍、魏源等启蒙思想为先声,以洋务教育为标志,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起步,出现了以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为代表的新式学堂。虽然后来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这些新式学堂表现出来了不同特点,但毕竟使中国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除了举办洋务学堂以外,洋务派还开了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19C70s留学教育开始起步,以后成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与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批评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呼声越来越高。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1840-1860)
1840年前后,中国教育的主体还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三种新教育,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起步。
一是地主阶级提出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二是西方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三是太平天国对封建教育的改革。
(一)向西方学习。
地主阶级内部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帝国,教育仍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各种矛盾加深。主要表现在:
1.科举制度腐败。清末科举流弊百出。“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于是便硬编出很多偏题、怪题,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
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空疏腐化。清末在教育制度上,中央设国子监,国家设立了官学,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书院,此外还有义学、社学、私塾。但这些学校,大多徒具其名。遍布全国各地的私塾,虽是士子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地方,但教育内容仍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士子苦读多年,同样无真才实学。
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清末的教育制度、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等都表现出空疏腐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这种教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抵御不了外国的侵略,于是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
(二)西方文化的传入,建立新式学堂。
近代以来,外国人开始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并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
在鸦片战争前,西方科学文化便由传教士带入中国大陆,如当时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传播自然科学和技术,逐渐地把西方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科学介绍到中国。这时西方文化的渗入并不具侵略的性质,不危及清帝国的尊严,也没有替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危险,故自皇帝至一般士大夫皆能接受。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在夺取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特权的同时,还利用不平等条约,夺取了在华办教育的特权。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文化教育侵略的条文,但是英国夺得了五口通商、协定关锐、领事裁判权以及最惠国待遇等,剥夺了中国的主权,为列强进行文化教育侵略打开了大门。1844年,列强通过《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了在中国建教堂、传教、办医院、办学校的权力,还要受到清政府的保护。
(三)太平天国对封建教育进行改革。(略)
二、创办新式学堂(1860-1912)
(一)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中国新式学堂的萌芽始自教会学校。早在1818年,英国传教士玛利逊,曾在马六甲开设一所英华学校。1839年11月,美国基督教徒布朗,在澳门创办了一所小学叫玛利逊学堂。1842年,该校由澳门迁至香港,这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最早的学校。后来,教会学校的数量逐渐增多,并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因素。
中国正式创办新式学堂始自洋务教育。自19C60s开始,在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一步侵略和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冲击下,清朝统治集团内部逐渐形成了两派——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仇视一切新事物的输入。洋务派是清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向买办转化的军阀官僚集团。他们主张对封建专制制度,作一些局部的改革,学习外国的“船坚炮利”,以便提高攘外安内的能力,适应发生巨变的新形势,拯救其垂危的统治。自19C60s开始到90s,举办了一系列“自强”、“求富”的洋务活动,史称“洋务运动”。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旧的教育制度是无法培养出来的,新式学堂应运而生。
洋务教育是洋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仍以传统的封建教育为主体,但在传统教育中萌发了近代新教育的因素。洋务派举办的新式学堂以培养洋务人才为中心,当时,清政府由于外交事务的增加,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急需办理对外事务人员和翻译人员。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设了京师同文馆,培养外国语人才。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洋务学堂,也是中国新式学堂的开端。以后,洋务学堂不断开设。
在洋务运动中设立的洋务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第二类是军事学堂,第三类是技术学堂。后两类亦可合称军事技术学堂。
京师同文馆创立之初,学生都是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其课程经历了不断丰富和逐渐规范化的发展过程。成立初,课程只有外文和汉文。后来,陆续开设了一些“西艺”课程,外文始终居于首位,如算学馆设外语、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此外,汉文经学贯穿始终。学校由外国人管理。从性质上看,京师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地性,是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在教育上相互结合的产物。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学校管理等方面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京师同文馆和它以后出现的一批洋务学堂,(洋务学堂和教会学校被并称为新式学堂)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二)戊戌变法创办新式学堂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加速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在封建势力的摧残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缓慢地发展着。
随着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从官僚、地主和商人中转化出民族资产阶级,自19C70s开始出现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到90s转变为救亡爱国运动,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影响,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但是由于他们的力量十分薄弱,又大多是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的知识分子,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既有反侵略、反封建的要求,又有软弱性。这种软弱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用更彻底的手段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只有一手抓皇帝,屡用上书请愿的办法,希望能说服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另一手抓教育,通过组织学会、兴办学校、设立报馆、著书、翻译等办法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培养变法人才。其中万木草堂和京师大学堂最为著名。
百日维新前维新性质的学堂。维新性质的学堂有两类。第一类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培养变法人才办的学堂。影响最大的是万木草堂和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是康有为于1891年在广州设立。它宣传变法思想,形成变法理论,培养变法人才的重要学校。它在课程上中、西兼学。1998年戊戌变法后自行解散,并被清政府查抄。万木草堂在研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培养变法骨干上起了重要作用。
时务学堂:1897年,由陈宝箴、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学堂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有变法思想,有广博的知识。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学校,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别于封建主义的旧教育。从这些学校里,培养出一批变法人才,如梁启超就是万木草堂的高才生,蔡锷、范源濂(中华民国成立后曾任教育部部长)则出于时务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1年,清末新政重建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并入。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即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民国初年(1912)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百日维新”时期,规定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各地旧有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堂,省会的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府城的书院改为中等学堂,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地方捐办的义学、社学,亦令中西兼学。此外,奖励绅民兴学。在专门学堂方面,筹备设立铁路、矿务、农务、茶务、蚕桑、医学等学堂。建立编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
“百日维新”期间筹办的各级学堂,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所兴起的思想解放潮流,影响至深。
(三)新政时期的新式学堂。
1899年,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逃往西京西安。1901年《辛丑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局面,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也面临空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痛下决心,推行变法。1901年推行“新政”,其中以教育制度的变革最为显著。
1901年,清政府颁“兴学诏书”,鼓励兴办学堂。各省先后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20C初的中国出现了兴办学堂的热潮。学堂所开课程,除中国传统文化及政法财经外,还模仿西方开设了近代自然科学课程(与现代课程相近)。一代新式知识分子广泛接受了近代思想和科学技术教育,对民主思想、科技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辛亥革命时期的新式学堂
20C初,在民族危机和人民反抗斗争的推动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分化成两派——革命派与改良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建立革命组织,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过程中十分重视举办学校,创办了很多新型学校。如上海的爱国学社,爱国女校,湖南的明德学堂,安徽的安徽公学、浙江的大通师范学堂等。这些学校对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很大的组织和宣传作用。
(五)近代教会教育
1.早期教会学校。(略)
2.教会教育的扩张。(略)
三、废除科举
中国古代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对中国的官、私学校教育影响巨大。近代中国的新式教育制度,是在废除了在中国推行长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1.鸦片战争后,许多开明地主知识分子呼吁“更法”,首及科举。他们指出清政府提倡的“理学”和“考据学”的无用。为此,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要求向西方学习。
2.19C60s,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既不伤天朝皇族们的脸面,又能把夷人的西学引入中国之门的语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甲午中日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进一步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张之洞(顽固派)等也主张变通科举。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痛陈科举考试的害处,光绪遂下达了废八股取士,考试时务策论的诏书。
4.1899年,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逃往西京西安,清政府痛下决心,推行变法。1901年推行“新政”,其中以教育制度的变革最为显著。
1901年清政府下诏废止八股,但科举仍未逐出历史。1905年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清政府明令废止科举。同年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自此教育行政从礼部中独立出来。
四、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一)“癸卯学制”
在新政期间,1904年,光绪颁行“癸卯学制”(guǐ mǎo),初步建立了自初等小学堂直至大学堂的近代教育体制。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新学制。这个学制的建立和施行改变了中国长期封建式的官学、私学和书院等学校形式,为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从此新的教育制度代替了旧的科举教育制度。
(二)《壬子癸丑学制》
辛亥革命之后,无论是兴办学堂,还是派遣留学生,近代教育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为教育总长,组建教育部,1912年教育部公布《壬子癸丑学制》,也叫1912-1913年学制。此学制彻底剔除厂清末旧教育中的封建成分,并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全新的近代教育体制(包括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壬子学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1915-1919) (一)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袁世凯倒台后,1916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删去了“读经”及有关内容。1917年,宪法审议会撤销了“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学校开始加强科学教育,重视实验作业,增加了实用和职业的教学内容,民国初年所制定的教育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 (二)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新文化运动在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同时,积极地宣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主张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主张男女同学。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由于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步解决男女教育平权的问题。1920年,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开始招收女生。1921年以后,各大学都实行男女同学。中学实行男女同学虽然较为迟缓,但广东的省立中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也实行了男女兼收的办法。这些措施,尽管距真正的男女平等教育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两千多年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三)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出现了不少白话文的优秀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于是,教育界人士强烈要求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中学各科教科书,随之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采用了语体文。这样,大、中、小学文言文教材逐渐地被淘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重大的改革。 (四)大学的改制 蔡元培1917年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进行改革。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李四光等著名学者到校任课;改革预科,调整专业,将学门制改为学系制度;将年级制改为选科制,实行学分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设评议会,实行民主管理;筹设研究所,组织各种研究会;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学;采用白话文讲义,成立各种学会等。这些改革,使北京大学思想活跃,气象一新。北京大学改制后,各大学也逐渐按北京大学的制度办理。 (五)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旗帜鼓动下,教育界思想也十分活跃,涌现了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多种进步教育思想,建立起不少教育团体。主要有“中国科学社”(1915);“全国教育会联合会”(1915);“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中华教育改进社”(1921);“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23)等。这些教育团体从不同的方面开展教育改革运动,对1922年学制改革。对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
六、近代留学。
(一)清末时期的留学(1840-1912)(略)
19C40s,容闳等人首批自费出国留学。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派遣官费留学生,但那时的留学人数非常有限。20C初年,中国的现实把留学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
从留学的主题来看,从清末洋务运动主导的留学、国防留学、政改留学、到民国已成为多元化的留学现象。
1.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略)
2.清末“新政”时期的留学教育(略)
3.“庚款兴学”(略)
(二)民国时期的留学(1912-1949)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略)
留学英国。(略)
留学德国。(略)
留学苏联。(略)
中国现代教育
一、新中国的教育(1949-1957)
新中国教育的特点,是发展全体人民的教育事业,而不是旧社会少数人的教育。
共三个阶段: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
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拉开了新中国教育奠基工程的序幕,建立人民的教育事业;接着是解决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具规模。
(一)拉开序幕
1. 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人民政府为创建新中国教育事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各地人民政府和军管部门出面接管了原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同时对所有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确立了国民的道德素质标准和培养新社会所需新人的教育目标。
影响:初步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使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2. 教育向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作为重要的任务和工作。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
(二)制定方针。
以毛泽东、刘少奇等为首的党和人民政府提出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三)初具规模。
在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在艰难探索中前进,取得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动乱中的教育(1958-1976)
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偏差。
在“大跃进”的年月,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20C60s初,中共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影响: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我国与世界发展的距离被拉大了。
三、教育的复兴(1978---)
特点:文革结束后教育的蓬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探索道路成功的时期。
(一)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复出后,亲自抓科技和教育工作,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到来。
1977年冬天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育界开始了全面恢复和整顿被“文革”搞乱了的教育秩序,学制的恢复与重建,使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针对中小学教材短缺和混乱不堪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示要加强教材建设。教育部积极组织编写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这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1985年,国家规定了教师节;1993年颁布了《教师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三)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进行改革,取得进展。
(四)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20C90s以来,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
(五)推动教育改革
推行多种教育模式,特别是扩大教育投资方式,实行政府办学为主,鼓励民间办学。1989年,启动了“希望工程”。
(六)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总结:建国以来的50年,是共和国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蓬勃发展的50年。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推动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西方教育发展
古希腊教育
一、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略)
二、智者学派在希腊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BC5C--BC4C)(略)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BC4C)(略)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前469-前399),(略)
五、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略)
六、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前384~前322年)(略)
基督教教育
一、教会学校的兴建 (略)
二、教会对大学的资助(略)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有精神教育(宗教和封建效忠);军事教育;文化教育。骑士本身可谓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当初是它至死不渝地维护封建架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是他们率先引领社会潮流,是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先声。骑士阶层的反动,再加上城市商业的繁荣和教会权威逐渐下降等因素,表明中世纪本身早已孕育着变动,其后欧洲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是一种偶然。
(略)
中世纪的大学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出现和发展为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作了准备,促进了各国文化和学术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繁荣和工商业的进步,加速了国际间的文化和学术的交流,并对当时和后来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略)
欧洲近现代教育
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
14-16C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迅速影响到教育界。在意大利,一些不同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世俗学校建立起来,教师为世俗人士,教授的也是世俗的人文学科,打破了教会对教育领导权的垄断。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得到发展。
(略)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本主义(目标)、古典主义和世俗性(内容)、宗教性(本性)、贵族性(目的)。
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与落后性并存,尽管他还有不足之处,但他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垄断,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
(略)
(三)新教教育
1.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略)
2.加尔文派的教育主张。(略)
3.英国国教的教育主张。(略)
这一时期的教育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在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方面的思想主张。
二、天主教教育(略)
三、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一)英国近代教育概况:(略)
(二)法国近代教育概况:(略)
(三)德国近代教育概况:(略)
(四)美国近代教育概况:(略)
(五)日本近代教育概况:(略)
结论:近代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受到民主政治、工业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推动了本国各类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国民素质,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巩固,促进了各国的工业化发展,传播了启蒙思想,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发展进程。
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特征
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的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展开。
二战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近代中国教育与欧洲教育有不同:1.中国教育近代化是一个不断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从学习东方转向西方,具体来说是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洲。癸卯学制是以日本教育为蓝本,1912-1913年学制是蔡元培主持的,蔡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因此学习的是德国;1922年新学制学习的是美国。2.中国教育: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取代学生探索的过程,取消了获得学习的能力。
欧美教育: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说做并用。3.西方教育重视个人特长的发挥,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冲破了对人性的压抑,驱散了人类在封建社会时代帝王制中央集权的黑暗,引领人类历史进入了民主文明时期;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教育还停留在循规蹈矩,压抑个人特点,追求整齐划一,限制个人思想,对所有人群进行政治压迫,宗教式的催眠,要求人民对统治者言听计从,要求被剥削压迫阶级忍受苦难的“君权神权”。教育完全是统治者的工具。
汉寿复习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