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邦和:语文高考回归全国卷应对策略(3)

时间:2016-05-07 11:07:56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新父母在线——带你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新父母在线,每天一篇原创教育作品,值得您关注!本文为孤烟直亲子教育原创作品,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须注明原文作者孤烟直和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父母在线”(微信号:xinfumuonline)。关注新父母,教子不再难——“新父母在线”与年轻父母共进步。

新父母在线按:2016年高考进入倒计时,今年高考的一个最大变化是不少自主命题的省份回归全国卷。作为高考重头戏的语文学科,考生应该怎么应对?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评审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谭邦和授权新父母在线刊发其撰写的语文高考回归全国卷的应对策略系列文章,以帮助老师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命题差异比较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四川卷和各省市的试题一样,为了选拔优秀的考生,都具有较高的难度;但相较之下,全国卷的难度更高一些,命题思路上也有些差异。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才更要重视这一变化。

全国卷的难度表现在许多方面,和四川卷相比,觉得更多、更活、更巧。多主要指的是阅读量更大;活主要指的是题型更丰富,更具有选择性;巧主要指的是思辨性更强,考察角度更巧妙。

(一)结构的变化

从结构上来看,全国卷和四川卷有明显的不同,需要引起注意。

四川卷是分为单项选择和非单项选择两个部分。第一卷27分,第一大题是以四个小题考察字音、字形、用词、语病,共12分;第二大题是一篇小阅读,共9分;第三题考察文言文,共6分。这27分是比较基础的。第二卷中,第四大题中有文言文翻译、简答、断句,古诗阅读和古诗文默写等内容,共31分。可见在四川卷中古诗文的考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加上选择题中的6分,一共是37分。第五大题是22分的大阅读。第六大题是10分的语用。最后是60分的作文。四川卷整体的难度主要是通过第二卷来体现的。

全国卷是直接分为阅读和表达两大部分。第一卷阅读题中,甲部分是必考题,包括9分的小阅读,36分的古诗文阅读和默写。然后接着的是乙部分,是选考题。这是大多省市都没有的,四川卷也没有设置。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在25分的文本阅读中,分为文学类和实用类供学生选做。第二卷是表达题,包括20分的语用和60分的写作。

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全国卷和四川卷相比,最显著的变化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全国卷以阅读和表达两大部分组卷,阅读占70分,表达占80分。命题的题目设置和考察方式都体现出一定的实践性倾向,大多题目很有现实性的意义。第二,全国卷不再考察字音字形,相关的分值分别进入文本阅读和语用,用词和语病也是通过语用部分来考察的。四川卷里是有字音字形部分的,而且这是大多省市都有的。这个变化可能要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于具体的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中。关于字音字形的教学则要更多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第三,全国卷中设置了选考题,考生可以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进行选择作答。这一设置给考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可以让特长不同的考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现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这一设置事实上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量,因为考生面对选考材料一般还是会把两个材料都浏览一遍再做出选择。因此,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控制答题时间就成为备考中的重要问题。第四,全国卷经常考察非连续性文本问题,也就是读图、读表问题。2015年的17题就是一道读图表达题。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地遇到读图、读表问题,因此也应及时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能够从图表中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高考在这方面的考察也是引导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非连续文本上的阅读和表达的表现。

(二)内容的变化

从具体内容来看,四川卷的命制有和全国卷相近的地方,也有思路很不同的地方。其中有几个题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兹举例加以分析。

1. 古代诗歌鉴赏

古诗鉴赏这一题,一般是给出一首作品,下面提出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关于艺术手法的,另一个是关于内容分析的。这一点各省市都是相同的,全国卷和四川卷也是这样的设置。从诗歌的选择上来看,一般是五律、七律、词或小令,这主要是由高考试题分值结构的的制约造成的。例如《诗经》、楚辞属于先秦作品,阅读难度可能比较大,有些作品篇幅也很长;汉乐府、古风歌行、排律和散曲中的套曲,表面阅读难度不一定都很大,但篇幅却都很长。这些体量太大的古诗,整体解读难度也比较高,放在目前试卷分值的结构中,自然不便命题。排除下来,五律或七律在篇幅和难度上都比较适合。七律是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个字。五律虽然每句少两个字,但它的容量是差不多的。所以选择五律和七律的概率就比较高。绝句或四五二十字(五绝),或四七二十八字(七绝),单独命题又嫌太短,故如果选择了绝句,常以有关联的两个作品同时出现,要求进行比较阅读。另外,词和散曲中的小令,篇幅适中,出现的概率也比较高。

全国卷在这道题的考察上,问题设置的技巧更加灵活,也增加了难度。虽然题目给出的是一首诗,提问中却明确要求与该作者的另一个主题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但没有在卷面上给出这个作品。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读过作者的那首诗,而且比较熟悉其内容。难度显然增加了。不过那个作品是名篇,各版教材都会入选,这又使难度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做的好处是,高考与平时学习有了关联,试题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了,照应了教材教学,对平时学习有促进作用。这种考察方式要求考生不仅要学会阅读古诗,掌握一般的鉴赏方法,也要熟悉课内所学。解这道题必须调动记忆的储备,如果考生对课内作品不熟,没有学好,显然容易丢分。这种命题方法在各省市自主命题中较少出现,是全国卷提出的比较高的要求。

举例比较一下。2015年的四川卷考的是骆宾王的诗,第一问要求“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分值3分;第二问问的是作者的“情感和志向”,分值5分。一个是考察艺术手法,一个是考察内容分析,这是很常规的做法。全国II卷考的是朱熹的一首咏梅诗,也是同样的思路。而全国I卷考的是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这首诗不见于教材,多数考生应该没有读过,第一问的问题是“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两首诗都是岑参的作品,也都是描写塞外风雪的诗,这一题要求对两首诗进行比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教材里的内容,题干不再给出,要分析两首诗描写塞外风雪的角度,那就首先要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忆起来,分析它的描写角度。通过比较,考生就会发现,《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题目已说明作者是“将赴”,诗中也提到“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飞雪。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这里的“闻说”和“亦应”都暗示了作者并没有实地看到这些景象,是听闻、想象和推测之词;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是岑参送别友人时写下的,作者就在风雪之中,属于写实。诗歌鉴赏中,“虚实”这个知识点并不算难,在这道题里分析出这个描写角度的差异也不算难,但是,把对课内知识的记忆融入这道题的考察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这道题其实是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考察,一是你的古代诗词的积累,二是分析鉴赏的能力。这就是这道题设置巧妙的地方。这种命题思路隐含有一种良好的导向,它引导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形成,也要重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教学中要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兼顾。

顺便指出,这道题的妙处还在于,它指向的用于比较的作品,是一首歌行体古风,我们前面说,由于古诗鉴赏题分值空间的制约,较大体量的作品不便使用,但这道题的出现,是不是让你不敢轻视律、绝、词、小令之外其它体式的作品了?至少那些名篇又见于教材的你得给予足够的重视了。

2. 诗文名句填空

默写填空这一题,在有些省市自主命题试卷中基本上属于送分题。因为考试说明里对“推荐背诵篇目”是有规定的,划定的范围比较窄,甚至还打星号加以选定和排除。而且很多省市自主命题试卷还在这个基础上允许学生选填,例如8选5,更降低了难度。四川卷也是实行了“八选六”的选填模式。为了平衡难度,比较普遍的做法又是给后句填前句。因为人的记忆都是顺向的,要求填后句的考题符合记忆规律,考生看了前句就能继续想到后句,但是给出后句,要求考生逆向回忆出前句就比较困难,很多省市的试卷就给出一两个这样的空,通过这种命题技巧把填空题难度适当提高一点。但是全国卷有更大的变化,采用的是语境填空的办法,难度显然提高了很多,肯定不是送分了。

例如,2015年的四川卷就是出的八个小题,要求限选六个小题作答,其中有两个小题是要求填前句。同年的全国I卷,给出的是三个小题,每题要填两句,同样是6分,但空缺部分不再是通过前后句提示的,而是通过说明性的题干提示。第一题的表述是,“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这里应该填“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里的题干其实是给出了前句的意思,又点出了后句在全篇的地位,如果考生不理解诗句的意思,对全诗又不够熟悉,就很难找到应填写的句子。第二题是考察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写“奇特壮丽风光”的句子,题干说这一句“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点明了要填诗句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熟悉作品的考生应该马上就能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第三题考察的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题目要求填写“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的两句,说明的是这两句在全词中的结构作用。这两句应该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语境填空的命题方式通过巧妙的设计把背诵和理解相结合,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动脑思考,用心体会,认真记诵,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投机心理,也不能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进一步的,这样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营造好教学的情境,保护好学生的兴趣,落实好日常的背诵,增加学生的积累。

3. 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卷的语用题有20分的分值,看起来比四川卷多了一倍。但是,因为四川卷在第一卷里考察的用词和语病,在全国卷里是归在语用题里面的,所以变化并没有分值体现出来的那么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语用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表达问题。这在上文已有所提及。此处举例予以说明。

2015年全国I卷第17题是一道读图题。题干要求为“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图1),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此题分值为6分。通过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到,图主要有四种要素:地球、鱼、手、水。手在鱼和水的中间隔开,水的颜色很黑,据此可以推断这里的水指的是污水。这幅图要表达的是人类应该拒绝水污染,保护地球水环境和水生物的意思。题目要求说明寓意,即是要求学生把图中的信息转化成文字,这个转化过程中考察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图1

除了读图的题目,也有读表题,这类题目是分省自主命题较少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即将面临全国卷,我们就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和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读图读表能力,做好应对这类题目的准备。

4. 写作

写作一般是60分的分值,是全卷中比重最大的一个部分。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市卷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具体比较来看,全国卷的写作命题又更新,更活,更有思辨性。

2015年四川卷的写作是以“老实和聪明”为主题。材料中给出了三种观点,甲认为“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乙认为“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丙认为“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要求考生“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是一个讨论“老实和聪明”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一个题。

同年的全国卷用了一个很新颖的材料,公开后在网络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引发了一些讨论。材料中说,“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道题用了最近新闻事件做材料,而且社会关注度很高,几乎尽人皆知,媒体评论很多,其实防套性并不好。但写信这一要求却隐含了对书信文体的能力考察,实际上可以考察学生对不同对象的语言态度和文体把握。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他的文学理论著作《艺概文概》中提出“文有本位”的观点,他强调,“仰视者,其言恭;俯视者,其言慈,平视者,其言直。”就是说不同的“文位”,语言态度也要有所区别。这道题要求考生选择不同的对象写信,其中小陈是女大学生,和考生年龄相近,可以视为平视的对象;而老陈是小陈的父亲,和考生父母年龄相近,是长辈,应该属于仰视的对象;其他相关方则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是平视对象,也可能是仰视对象。考生选择的写信对象不同,其语言态度和行文风格也应有差异,写给平视对象的信就应该直言不讳、真挚坦诚;写给仰视对象的信则要谦和恭敬,不能因为材料中的老陈有错误的做法就批评指责,要注意用语委婉。如果这一题只是要求考生谈自己的观点,考生可能训练过类似的话题,看过媒体的评论,就很容易“背”一篇文章出来,但是写信这个要求就让这个题很出彩,提高了这道题的区分度。

全国卷在写作命题上有五个方面的追求。第一是思辨性,主要体现在文体选择上,即主要通过杂文、议论文考察考生的思考能力;第二是选择性,主要体现在材料组织上,即通过较大的立意空间考察考生的思维品质;第三是生活性,主要体现在材料内容上,即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考察其演绎能力,不要过于偏怪生涩的材料;第四是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主题设置上,即通过具有启发意义的主题考察考生的表达能力;第五是防套性,主要体现在主题和题材选择上,即通过巧妙创新,躲避学校师生、社会培训机构和各种语文刊物的猜题,避免学生套用平时训练过的作文。这五个方面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既给考生创造充分的发挥空间,也真实地考察学生的作文能力。写作命题不是让命题者炫技弄巧的,而是要给考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必须要让考生容易进入,能激发考生的表达欲望。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也要多采用高质量的题目,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大胆创作。

作者简介:谭邦和,华中师大文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教授,曾任华中师大文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文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华中师大教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并参与国家级教师培训工作。现为教育部中小学教材评审专家,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明清小说史》、《在文学与文化之间》、《媛诗九美》、《明清小说名篇笺评》、《中国散文大辞典》(副主编及元明清辞条撰稿人)、《历代尺牍小品》(主编)、《古文精华》(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明清卷主编)、《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语文》(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第一主编)等。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贽学会理事、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三国演义学会会长、湖北省水浒学会副会长、公安三袁研究院顾问、武汉市小语会顾问、武昌区中语会顾问。

版权所有:汉寿教育信息网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