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清华大学成立地球系统科学系 地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日期:2016-12-31 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作者:清华新闻网12月30日电(记者 李 婧)12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成立大会在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副校长薛其坤,地球系统科学系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副主席陈左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宜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曾庆存等16位院士及兄弟院校、科研机构的代表出席。会议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主持。
邱勇、徐冠华(右三)、陈左宁(左二)、陈宜瑜(右一)、宫鹏共同揭牌。杨艳宾 摄
邱勇向地球系统科学系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地球科学是解决当今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受到世界科学界的普遍重视。地球系统科学具有系统性、交叉性和定量化的特点,代表着地球科学的主流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地球系统科学系是清华学科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希望地学系充分利用清华多学科优势,集聚一流的师资,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培养一流的地学人才,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地学学科,为中国乃至世界地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邱勇在揭牌仪式上讲话。杨艳宾 摄
徐冠华表示,地球系统科学是地学学科的重要新生领域,清华大学地学系是国内第一个地球系统科学系。希望清华地学系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优势,努力形成一支真正从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和教学队伍,培养一批有多学科交叉能力的人才,为中国和世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贡献。
徐冠华讲话。杨艳宾 摄
薛其坤宣读了《关于成立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决定》,希望地学系认真制定学科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培养高水平的地球系统科学人才,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成立大会现场。杨艳宾 摄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系主任胡永云代表兄弟院校发言,回顾了清华地学学科与兄弟院校深厚的历史渊源,肯定了清华地学七年复建工作的成效,希望与清华地学并肩合作,共同提高中国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
会上举行了全球变化青年人才基金捐赠仪式。经徐冠华院士倡议,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华风气象传媒集团首批捐赠设立了该基金,旨在奖励全国从事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生。
全球变化青年人才基金捐赠签约仪式。杨艳宾 摄
在会后举办的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发展论坛上,地学系首任系主任宫鹏做了题为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科进展与展望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等与会嘉宾就学科建设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清华大学于1928年成立地理学系,第一批学生于1929年秋季入学,是我国最早开展地学学科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高校之一,培养了以叶笃正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地学专家。首任系主任翁文灏是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地学学科从清华大学调出。2009年3月,清华大学复建地学学科,成立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凝聚了一批物理气候系统、生物地球物理化学、地球系统观测与模拟技术、高性能计算和全球变化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人才,建立起有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地学学科。截至目前,地学系有教师近30人,在读研究生约190人,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地学系的成立,标志着清华大学地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也是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清华大学地学系每年招收生态学、大气科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各20余名。
新时期的清华地学聚焦全球变化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前沿,积极组织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2010年以来发表超过500篇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包括《自然》及其子刊、《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及《柳叶刀》等知名刊物文章21篇。2016年11月,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千万核可扩展全球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论文获得了超级计算应用领域世界最高奖戈登贝尔奖。此外,地学系在世界上率先建成最高分辨率(30米)的全球地表覆盖和农地数据库,被世界科研机构广泛应用和引用;与环境学院联合建立的大气污染防治动态评估与管理平台,为决策提供实时动态支持,提升地方精准治霾、科学治污能力。地学系师生还揭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虽然西太平洋台风强度在增强、但造成强降水或大风的范围不会变大;获得了印度洋向青藏高原输送水汽的新通道等一批地学领域的新认知。
编辑:襄桦
2016年12月30日 19:03:22 清华新闻网
汉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