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建设以生物医药为主导的国际化现代药学院

时间:2016-12-21 05:22:20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深圳论坛】建设以生物医药为主导的国际化现代药学院日期:2016-12-20 来源:中山大学新闻网 作者:

【编者按】2015年11月,中山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的序幕。深圳校区选址于深圳市光明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5000亩,是中山大学的主体校园之一,预计将于2018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

为把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传承中山大学办学传统、若干学科水平居于国内国际前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校区,学校决定举办首届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深圳论坛。通过向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宣传、推介中山大学与深圳市,吸引、延揽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扎根中大、落户深圳,为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服务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首届深圳论坛得到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的热烈关注,自9月份报名系统开放以来,共有800余名来自美、英、新、德、澳等国家知名大学优秀青年学者报名参加。学校从中邀请400余名参加本届论坛。此外,学校还将举办医科和理工科专题论坛,院系(医院)举办分论坛或人才交流洽谈会,共襄盛举。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连续推出系列访谈,邀请学校和相关院系、医院负责人畅谈校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让我们一同走进药学院(深圳),听听院长邓文斌教授的真知灼见。

邓文斌,神经药理学家,致力于神经胶质细胞及干细胞研究,同时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具有较丰富的生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经验。2004-2006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2006年起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16年8月出任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院长。

记者(以下简称记):学校于今年8月22日发文成立药学院(深圳),学院的建设是从无到有、筚路蓝缕的过程。我们很希望听到您对学院整体定位的思考。

邓文斌(以下简称邓):药学院(深圳)将致力于跨学科的现代药学研究,有机地整合现代生命科学与药学,并与数学、物理、化学、计算、工程、医学等积极借鉴、交叉、融合,形成现代药学研究体系,使研究工作在关键领域领先世界;研究成果既能成为知识的经典,也可直接带来应用效果。我们的定位是剑指世界一流,鼓励学术规范、学术创新、中国元素。

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将拥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培养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从事最尖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教育创新机制,为中国的高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支撑,为世界文明做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贡献。同时,我们注重国际化的眼光和视野,契合了中山大学正在不断加快的国际化进程。我们特别致力于青年人才的引育,鼓励他们以欣赏、互鉴、共享的眼光看待世界和彼此,以开创性的思维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应对人类健康面临的共同挑战。

记:您谈到学院在学科方面的定位。众所周知,中山大学在广州校区也建有药学院。罗俊校长多次指出,在不同校区的相同名称的学院,要实现错位发展。请您谈谈药学院(深圳)和广州校区药学院在发展规划上的区别。

邓:药学院(深圳)本着与广州校区药学院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学院的定位是以生物驱使的创新药学,而不是以化学驱使的传统药学;推动具有原创性、突破性、领先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出。我们的主体平台是创新药物,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

现代药学学科的创新发展将继续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方向包括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细胞治疗、治疗的控制、个体化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基因编辑技术与干细胞的结合使用、基因修饰化细胞治疗、微囊化细胞移植治疗、3D打印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应用、药物筛选、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等。目标是利用各种创新技术平台对疾病风险进行精确预测,对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和分类,对药物精确应用,对药物疗效精确评估,对预后精确预测,因而精确地阐释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发现标志物和实现早期诊断,研发靶向药物特异、精准有效地治疗疾病,使用分子分型及分子分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预后判断,通过医学与材料、工程、信息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来推进现代药学学科的创新发展。

记:药学从学科上,既是自然科学(理学)的一部分,更与医学密切相关。作为在深圳校区建设的学院,您如何考虑学科发展?或者说,在您看来,深圳市的外部环境对药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助益?

邓:在深圳市创新发展再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致力于创新药物研究,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产品研发、转化应用、人才培养、高新企业孵化的新型的现代药学院。

学院重点着眼于现代药学学科的建立,聚焦于创新药物研究,利用快速发展的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药学发展提供崭新的机遇。除了药物靶标的发现与确证、药物发现、药物设计、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传输、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药物监管等方面的重要理论和科学技术问题,学院特别注重把有关新兴学科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化学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社会管理学等渗入药学学科,利用多学科理论、技术的交叉和发展,有力地推动药学学科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促进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药学学科的发展。

药学院(深圳)将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以国际前沿的致病机理研究、高水平核心技术创新与集成为核心,致力于构筑生物医药的创新研究实体,提高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成为国家生物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要建成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研究机构,使之成为疾病致病机理研究和生物医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平台,为深圳市重点产业(生物医药)提供强大的人力和科技支持,促进深圳市相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甚至成为面向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的社会化服务并带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的平台,成为吸引、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领军人才的平台。

记:无论是科研、教学还是推动产业发展,人才都是最核心的要素。作为药学院(深圳)的院长,您是如何规划和设计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在人才引进方面。

邓:药学院(深圳)将建成一个由国际知名学者组建的新学院;我们的人才聘用不拘一格,不分任何国籍;我们立志把学院建设成真正的国际化环境。为了加强现代药学学科群建设,药学院(深圳)将特别注重引进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现代药学学科综合性创新人才。

学院要聘请药学学科各类英才,包括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专职科研系列人员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特别是优秀的青年人才,将优先推荐满足条件的申请者参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在现阶段,即2016-2017年,我们的目标是引进学科带头人10-20名、专职研究人员50-100名、博士后若干名。随着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力争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实现拥有教职工约150人,其中教师100人,副教授以上人员70人,博士生导师50人、硕士生导师20人的人才队伍目标;引进和培育各类杰出人才,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杰青、优青等等。

记:本月底,学校将举办深圳论坛,主题是延揽人才,建业中大。就您所了解的情况,目前药学学科的报名情况如何?您对论坛有何期待?

邓:药学学科深圳论坛的报名非常涌跃,已确认参会的人员已达30余人。我充分期待利用这一平台宣讲建业中大深圳的理念,延揽人才,并通过这次机会向与会学者深入阐述药学院(深圳)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

记:请您具体谈谈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

邓:药学院(深圳)将通过打造3个重要平台和1个药学评价体系,实现药学学科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同时成为疾病致病机理研究和生物医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平台,提高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

其一,学院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大数据驱动的创新药物平台。现阶段生物医药领域正飞速发展,药物研发及评价、药品疗效信息、基因信息、生物标志物、临床试验等积累了大量数据。在大数据驱动下的生物医药,以组学大数据和数据的分析为切入点,探索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创新应用及产业的跨界融合,努力为现代药学的发展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药物产业的落地和转化。事实上,大数据赋予了药学研究时代的特征,催促了人类认知方式和研究范式的改变,在本质上带来了科技创新领域从无到有的原始性创新趋势。在大数据科学的支撑下,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方法、工具、概念和数据交叉融合在一起,会激变产生出新的原创性发现、思路和方法。创新药物研究不再是某一学科、某一领域中的某个科研团队独立进行,科学家们可以共享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中的其他科研团队的成果数据,使用功能更加强大的研发工具,发掘更多原始性发现和新知识,使得创新药物研究得以进一步拓展和融合。在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更需要尊重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科学家更需要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大数据时代为我国药物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变革性机遇和挑战。研究范式的深度改变要求我们加快建立更加包容和宽容、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制度,鼓励变革性学术思想,促进创新体系从跟踪型向引领型转变。

其二,学院致力于搭建一个能够承载我们实现高新科技研发和大健康目标的平台,服务人民、造福社会,走在时代最前沿。在当前形势下,精准医疗、转化医学为新药开发提供新方向、新平台;基于新靶点、新机制和突破性技术的创新药不断涌现;肿瘤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技术转化步伐加快;医疗器械药品向智能化、网络化、便携化、可穿戴方向发展,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与医药产品、医疗服务紧密结合,产业升级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的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家用、养老、康复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大健康理念支持医药企业向功能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化妆品以及保健、预防、治未病等领域延伸。在这个新形势下,药学院(深圳)的发展目标聚焦在创新研究,比如基因测序、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药物伴随诊断等新型生物技术发展;推进重点领域发展,特别是生物医药的发展。学院将由国内外具有多种交叉学科背景的专家团队组成,在研究团队和方向设置上,既参考现代生命科学的先进技术平台和手段,又重点突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和智慧大数据;在学科上,注重现代科学规律,引领崭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促进药物研究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三,学院将建设药物研发转化平台,并与企业一起对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开发,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医药路线,打造中国人的特色医药产业链。随着国家把新药研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药研发的投入将快速增加。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础和病患数量,我国药学学科发展中的一个研究焦点是建立庞大的中国人的疾病数据库,组织样本标本库及临床生物标记物和临床病理研究,深入进行中国人的疾病生物学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生活方式不健康,中国人的疾病负担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为了深入实施、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大健康策略当前具有特别的服务中国社会的重大意义。

其四,药学院(深圳)将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药物筛选和药效学评价体系。学院特别关注健康多环节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的发展,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药物筛选和药效学评价体系,为我国创新药物的自主研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能力保障,在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我国新药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领军队伍之一。

记:谢谢您让我们看到药学院(深圳)未来发展的蓝图。现阶段,您最希望做哪些事?

邓:作为学者和教师,我急切地希望下一步能够将精力投入到培养学生上去。我不是第一个从海外回国担任学院负责人的学者,也不一定是最有成绩的,但我要努力做办学最投入的那一个。从学者转换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改革者,这是我的一个人生选择。从一开始我就认识到,担任院长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事业。

记:万事开头难,我们很期待学院能够在您这位创院院长的带领下取得快速健康的发展。眼下,您还希望学校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怎样的支持?

邓:药学院(深圳)处于初步建设时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倾斜。目前,学院已陆续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希望学校在此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待遇、增加指标数量等等;加大对学院建设上经费的支持力度,帮助学院科研平台建设、仪器设备购置、教师团队实验室装修等等。同时,解决学院党政管理人员和过渡性办公、教学、科研场地的迫切需求和实际困难,帮助和促使学院尽快进入正常的发展轨迹。

中山大学新校区选址在深圳光明新区,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精英选择了深圳,因为心中有一个科技强国梦。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我们真心希望将药学院(深圳)建设成一个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的、高科技驱动的现代药学院。今天,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寄托着社会各界的厚望,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扬帆起航。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数据,大健康,大时代,大责任,我们共同携手,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篇章!

汉寿大学

版权所有:汉寿教育信息网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