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张明说阳明:客行长沙路 岳麓留圣迹

时间:2016-10-27 05:24:33 来源:汉寿教育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贵阳网:张明说阳明:客行长沙路 岳麓留圣迹日期:2016-10-26 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作者:

王阳明贬谪贵州前后,曾两次路过湖南长沙,他游览名胜古迹,参观岳麓书院,留下多首诗文。阳明弟子追随先生圣迹,长期在此聚徒讲学,促成阳明心学在湖南的传播和发展,使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合流,对湖湘文化和中国近代历史生重大的影响。

1.jpg

1508年春,王阳明从浙江赴谪贵州途中,第一次路过长沙,当时身染疾病,又遇大雨,其心情是比较抑郁的。他在诗中描写当中的处境:醴陵西来涉湘水,信宿江城沮风雨。不独病病齿畏风湿,泥潦侵途绝行旅。可见经过二千多里的艰辛跋涉,王阳明到达长沙时已患上齿病和畏风湿之病,加上风雨侵寻,路途绝行旅,尽管王阳明急于赶路,但他还是不得不稍作停留。

王阳明的到来成为长沙城一大新闻,引起官员和学子不小激动。长沙太守和岳麓书院学生热情接待王阳明,为他洗去仆仆风尘,陪同他游览长沙风景名胜,还特地带到岳麓书院参观。王阳明被书院学生的真诚所感动,他在《长沙答周生》诗中称:之子特相求,礼殚意弥重江山足游息,贤迹尝堪踵。何当谢病来,士气多沈勇。对周生重礼和沈勇给予高度肯定,结下深厚情谊,他在另一首诗中提到怀我二三子,伐木增离忧。何当此来聚,道谊日相求。

参现岳麓书院是王阳明长沙之游的重点,他前往书院对朱熹和张(木式)进行了祭祀仪式。他这样记载客行长沙道,山川郁稠缪。西探指岳麓,凌晨渡湘流。又说殿堂释菜礼从宜,下拜朱张息游地。严城灯火人已稀,小巷曲折忘归路。可见王阳明一整天都沉浸与朱张的神交对话之中,以至灯火人稀之际,在小巷中已忘归路。

王阳明心中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四大著名书院之一,与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齐名,始建于北宋初年(976),历经北宋、南宋,元、明、清时期,至今已有1040年之久。在南宋时期,岳麓书院因著名学者张,朱熹在此讲学而盛极一时。自此以后,岳麓书院便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成为传承程朱理学的重镇和大本营之一。

1508年,王阳明到来之时,特意参拜岳麓书院,对张和朱熹进行了祭拜仪式,这是岳麓书院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有理由相信,王阳明第二次经过长沙时,曾到岳麓书院讲过龙场悟道之后的心学思想。据《岳麓志》载:(阳明)寓居岳麓,为朋徒斤斤讲良知之学,是时朱张遗迹久湮,赖公过化,有志之士复多兴起焉。这是阳明心学进入岳麓书院的开端,从此,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在岳麓书院都得到了传承,儒家两大学派在此汇成滔滔巨流,为湖湘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王阳明离开湖南之后,阳明弟子追随圣迹,纷纷来到岳麓书院,他们在此讲学传道,最著名的弟子有:浙中王门徐爱、季本,楚中王门蒋信,江右王门邹守益、罗汝芳等,将阳明心学大旗高举在潇湘大地之上,楚中王门应运而生,与其他王门学派比肩并列,共传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在岳麓书院的形成和传播,对湖湘文化产生重大影响。阳明心学提倡的精髓---知行合一和经世致用,被湖湘学派所继承,特别是清末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阳明心学在湖南重新兴起,著名学者魏源融合程朱陆王,推祟阳明精神,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此外,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湖湘士子也以王阳明为榜样,勇于担当,取作敢为,引领近代风气之先,在军政教育和洋务运动中都有卓越表现|,促成辛亥革命前后阳明心学复兴运动的兴起,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张明 贵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秘书长、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

相关链接:http://www.gywb.cn/content/2016-10/23/content_5353803.htm

责任编辑:谭肖莹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汉寿大学

版权所有:汉寿教育信息网

|

联系我们